多个抗肿瘤罕见病药物“平民价”进入医保

日前,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正式出炉,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医保谈判方面,94种药品(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目录外67种药品平均降价61.71%,创近年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进行医保目录调整,新药进目录、目录内药品调整结构,真正实现动态调整。同时,随着医保谈判体制机制完善,实现了基金高效使用,大病保障明显增多,进一步提高患者保障水平。

多款罕见病、肿瘤用药纳入医保

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117种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从谈判结果看,最终94种药品(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目录外67种药品平均降价61.71%,成功率和降价幅度均创历史新高。

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局在目录调整过程中,瞄准重大疾病治疗用药需求,及时将一大批新上市的药品纳入医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目录准入谈判已经成为引导药品降价的重要手段。2021 年医保目录新增的药品中,肿瘤用药达18种,覆盖了肺癌、淋巴瘤、乳腺癌、肝癌、胃癌、骨髓瘤、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瘤等领域。平均降幅为64.88%,超过平均水平。

石远凯表示,比如维迪西妥单抗是我国第一个原创的HER2抗体偶联药物,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随着阿贝西利、达雷妥尤单抗、维迪西妥单抗进入医保目录,我国乳腺癌、胃癌、骨髓瘤的药品保障提高到国际主流用药水平,更是大幅度降低了患者负担。

除了国际主流肿瘤用药外,此次医保目录还纳入了多个罕见病用药。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治疗蛋白淀粉样心肌病的氯苯唑酸软胶囊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备受关注的70万一针的渤健诺西那生钠,在经历去年谈判失败后,今年大幅度降价纳入医保。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被称为2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号遗传病杀手”。据估算,我国新生儿SMA患者每年新增1200人,存量患者约3万人。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被列为第二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位列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第110号。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6月16日,SMA治疗的另一款口服特效药利司扑兰(罗氏)获批进入中国,每瓶售价63800元,年费用约30万至100万元不等,给一直独家的渤健较大压力,或是源于此,在去年谈判失败后,今年接受降价进入医保。但也正因为此,预计诺西那生钠将保持先发优势,随着更多患儿加入治疗行列,市场将明显扩大。

武田或也有此意。2020年6月,赛诺菲上市国内首个法布雷病药物,不考虑慈善赠药,成人的年费用要198万元。武田法布雷病药物今年4月上市,年治疗费用也近百万元,此次主动降价进入医保,被认为将后发先至。

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梁嘉琳表示,国家医保谈判展现出药品这一特殊商品“团购”最高级形态,一方面为各类医药企业提供在中国“超级市场”获得基本医保基金“超级买家”买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求医药企业拿得出匹配这一“超级机会”的“国际级低价”。

虽然还不知各药品此次谈判最终价格,但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家医保谈判逐日临近,各大药企纷纷已大幅调价进行“示好”。根据黑龙江医保局8月发布的《关于部分药品降价的通知》透露,辉瑞的罕见病治疗药物,成人野生型或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氯苯唑酸软胶囊(61mg30粒)价格从64100元/盒调至24650元/盒,每盒降价近4万元,降幅高达61.54%。7月,西安杨森的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100mg/5ml规格从5460元降为2358元,400mg/20ml规格从19710元降为8512.4元,降幅达到56.81%。

鼓励创新药多款首次谈判药物如愿“入席”

药物经济学专家组联合组组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刘国恩表示,医保目录谈判重在价值购买,既强调经济性,也强调创新性。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上市的药品有174种提交申请,其中,新上市药品有161种,新药比例高达93%。

“创新是药品研发的基础,也是未来不断有好的药品上市的保障。”刘国恩说,只有创新药物更好的纳入保障,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社会用药的质量。

从新药品纳入到医保进度看,刘国恩表示,2020年医保新纳入药品96个,其中,5年内新上市药品68个,占比71%。今年医保新增药品67个,5年内上市药品66个,新药占比达99.1%。其中27个创新药物实现了当年上市、当年即入医保。从时间来看,2017年新药从上市到进入医保要花4年至9年不等,2019年缩短至1年至8年,2020年进一步压缩至0.5年至5年。今年23个国产重大创新药中,22个谈判成功,顺利纳入医保,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平均周期仅14个月。

“这个速度虽然还可以有提升的空间,但和中国过去很多年来比较看,已是空前的发展。”刘国恩表示,对创新药的支持还可以价格来看,从2018年以来,纳入医保的46个重大创新药物平均降幅,明显低于其他药物降幅。

对此,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也表示,在基金测算方面,有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型,参保人合理的用药需求、药品临床价值、创新程度、市场竞争等因素都是加分项。

根据兴业证券报告显示,首次参与医保谈判的国产创新药来看,至少9个刚于今年审批。例如荣昌生物治疗胃癌和红斑狼疮的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分别于2021年6月9日和3月9日审批;艾迪药业艾滋病治疗药物艾诺韦林于6月22日审批;海正药业降血脂治疗药物海博麦步6月28日审批。

此外,正谋求登陆科创板的盟科药业,其抗菌药产品康替唑胺片此次进入医保目录,该品种于今年6月1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百济神州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帕米帕利胶囊5月初获批,艾力斯的甲磺酸伏美替尼片3月获批。

“保基本”是底线年费用30万元是“天花板”

随着医药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越来越多的重病患者看到了希望,国民的生命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昂贵的药品费用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基金安全带来挑战。

在今年的调整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严格把握药品的经济性,经初步测算,新增的74种药品预计2022年增加的基金支出与目录内药品降价等腾出的基金空间基本相当。因此,从总体上看,近期不会明显增加基金支出。

“‘保基本’是医保基金必须坚守的‘底线’。”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表示,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弥补药品保障短板,重“雪中送炭”大于“锦上添花”。

刘国恩表示,今年首次编制《药物经济学测算指南》,针对已在医保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还要考虑价格调整因素,包括:疗效、安全性、患者依从性等。

郑杰表示,坚持总量控制、严格预算管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基金可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老百姓的保障水平。对于个别药品价格过于昂贵,比如前段时间热议的120万元一针的“抗癌神药”,由于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负担水平,不具备经济性,最终未获得谈判资格。

“杜绝天价药进医保,守好老百姓保命钱。”郑杰透露,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目前国家医保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

根据测算,从患者负担来看,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2021年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在前三年减负1700亿元的基础上,四年累计减负将达到2000亿元。

但郑杰明确表示,对于药品定价,追求的绝不是最低价,而是合理价。结合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综合考虑患者个人负担可承受能力,通过测算找到一个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够用的起的价格,最大范围惠及百姓。

资料显示,近4年来,已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黄华波指出,通过引导药品适度竞争、调出药品或目录内药品再降价,腾出来的基金空间用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实现同治疗领域内药品的替代升级。同时此次将一批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极大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 (新华网/记者 梁倩)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10/12/2021 00:55
下一篇 10/12/2021 16:33

相关推荐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 享年99岁

    痛悼!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吴孟超师从中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吴孟超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22/05/2021
  • 扬州抗疫首次0新增:看不见的燃气保供“后方战场”

    自8月以来,扬州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政府的紧密调控、群众的守望相助、企业的全力支持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8月23日,江苏省扬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22日0-24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这是自7月27日当地疫情爆发以来,扬州首次实现单日“零新增”。 盛夏时期,扬州人民同心协力,在高温中防控疫情。作为…

    24/08/2021
  • 华为智慧金融峰会2021在沪召开

    2021年6月3日,为期两日的华为智慧金融峰会2021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召开,以“数智金融,升级有道,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吸引了3000多名全球金融行业客户、合作伙伴、业界专家、行业媒体出席。华为提出,金融机构需要在敏捷智能、产融服务、生态构建三方面持续升级,转型成为具备数字化能力的生态型企业。华为将在金融领域…

    04/06/2021
  • 第二届北京足球高尔夫超级联赛第一站比赛顺利结束

    2021年6月5日,由中国足球高尔夫国家队成员许小龙先生打造、《环球财经》杂志协办的第二届北京足球高尔夫超级联赛第一站比赛顺利结束。本次联赛总计九站,每站赛事两轮。第一轮为个人比杆赛,第二轮为欢乐赛。 足球高尔夫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简单地说就是在高尔夫球的场地上利用高尔夫球的规则,用双腿代替球杆将足球踢入洞杯。第一届…

    07/06/2021
  • 乌兹别克斯坦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8%

    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27万亿苏姆(约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760万苏姆(约1600美元),同比增长3.6%。据乌国家统计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日,在乌外资企业14768家,同比增加1531家,增长1…

    27/10/2022
  • 共绘科技合作创新蓝图,国际碳材料联盟高级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为第六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的重磅活动之一,国际碳联(ICMU)高级研讨会于6月2日顺利召开并举行了构建全球碳材料产业共同体倡议。国际碳材料联盟(ICMU)四位共同主席——诺贝尓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霍英东基金会永久董事霍震宇,美国前总统理查·尼克松家族现任族长唐纳德·尼克松,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出席会议并致辞。

    05/06/2024
  • 美方称将独立研究世卫专家组在华有关发现,外交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记者:据路透社报道,2月9日,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维格诺特称,中国威胁加国家安全和主权,以隐秘方式威胁加公民。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加方有关言论毫无事实根据,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

    10/02/2021
  • 奕东骁冠1号——第一家获得中国科学院P4级研究所灭杀新型冠状病毒合格检测报告的空气净化消毒机

    ·第一家获得中国科学院P4级研究所灭杀新型冠状病毒合格检测报告

    ·业界唯一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空气净化消毒机

    ·业界唯一 获得中国科学院P4级研究所灭杀奥密克戎病毒合格检测报告

    01/06/2022
  • 助燃圣火、智慧管廊、集中供暖——中国燃气全方位护“杭”亚运会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中国燃气将展现大企担当,积极做好气源稳定、燃气安全、集中供暖、智慧燃气等保障工作,全面助力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为杭州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贡献中燃力量

    18/09/2023
  • 中国银行巴黎分行成功发行首笔美元生物多样性绿色债券

    11月16日,中国银行巴黎分行成功发行全球金融机构首笔以美元计价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本次发行为三年固定利率,规模4亿美元,是欧洲首支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12月在加拿大召开,中国将作为大会主席国与各缔约方一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蓝图。本次发…

    17/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