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考验还没结束。
从6月23日开始,各省市考试陆续公布高考分数,高考志愿填报通道也相继开启。当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各地要联合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对于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的中介机构、网站、APP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切实保障广大考生权益。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得好,不如报得巧”“志愿关乎命运,命运决定未来”,在众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合力营销下,高考志愿规划不仅成为一种新职业,更演化成了一项获利颇丰的“生意经”。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高考志愿规划”大致分为“大数据软件系统”和“一对一咨询”两种,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是这些机构的“标配”,“数十年志愿规划经验”的“专家”更比比皆是。根据服务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产品售价从98元至近10万元不等,悬殊巨大。而饥饿营销、“独家数据”、“权威背书”更成为这些机构的惯用套路。
高考之前,志愿咨询机构广告“刷屏”。
志愿填报“大数据软件系统”售价在98元-500元不等,用户在系统输入分数等数据后,系统将据往年数据匹配,并最终由“人工智能”给出建议;“一对一咨询”的报价高昂,价格上千,部分机构还会根据“专家”经验年限提供不同价位的选择。
用户登录报考咨询网站,若想查询推荐学校信息,要填写手机号、所选科目、高考分数以及考生姓名、就读高中、班级等个人私密信息。
时代周报记者在一家名为“赢鼎教育”的网站上发现,“报考科目一对一”共有4个档位,价格从9800元-9.8万元不等。用户选择最贵的套餐,便可与“‘高考报考学’创始人”做一对一咨询。
部分机构则声称拥有独家信息,与诸多高校甚至是招生办公室建立合作关系,以超高录取率吸引家长。
“精志愿”在官网宣称,公司在多地签约了数百名高校教授和各市招生办公室,“2016-2020指导考生99.99%录取”;“云择校”甚至打出了“中国人寿合作伙伴,皇冠会员享落榜赔付”“落选最高赔付10万元”等宣传语。
但高录取率并不等同于考生的满意度。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录取率,部分机构甚至为考生选择最保守的方案,这反而难以达到学生和家长的心理预期。
随着近些年新高考改革的逐步落地,志愿填报的数量和难度加大,志愿填报市场也呈现加速扩容的状态。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约15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的相关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河北现有志愿填报相关企业900余家,是全国相关企业最多的省份,整体占比约62%。内蒙古和山东则分列其后,位列二、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前,我国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全部企业状态)仅为个位数。天眼查数据显示,近9成的相关企业都成立于5年之内。其中,2019年全年注册超330家企业,2020年新增超550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66.5%。
仅需6000余元即可变身“专家”
虽然这些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一对一咨询”对外主打具有“多年经验的志愿规划师”,但这些人员的资质却难以得到保证。
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了众多短期速成“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培训广告——“仅需6980元,三天两晚,就能给你颁发证书,助你成为高考志愿规划专家”。
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机构的淘宝客服向时代周报记者宣称:“通过率大概在95%左右,考试非常简单。无论你是大学兼职还是工作党,都能轻松拿证,接一两单生意就能月入过万”。
据媒体报道,“零门槛”人士可以选择三天的线下集中授课或者经过三周(每周仅包括周二/三/四晚上和周六全天)的线上直播授课后,再进行一个满分100分、60分及格的线上考试,及格后即可获颁相应证书。
“大部分高中生对专业、职业都没有明确认知,容易被机构误导,为了所谓’性价比’而填报不感兴趣的专业和学科。”一名广州高中老师杜雪(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说,“虽然我们举办过针对招生政策的解读会,但不少家长依然更愿意花钱请机构帮忙参考。”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张家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不能充分了解考生的个性、特长、爱好、潜质的情况下,即便做到了“一分都不浪费”的志愿填报,也很难说是最佳选择。
“‘一分都不浪费’,本质上是集体盲目选择的结果,并非针对个人发展需要做出的最优选择。”张家勇说。
在6月23日的发文中,教育部表示,要充分发挥中学对考生志愿填报指导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准确解读高考志愿填报相关政策、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考试招生机构和高校官方渠道向考生提供今年招生专业目录、志愿填报指南、历年录取数据等材料,为考生权威参考信息。新高考改革省份要充分发挥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作用,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指导考生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变化,熟练掌握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方法。(时代周报)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