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会议强调,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金融业同样面临如何以创新和改革双轮促驱动的历史重任。

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数字银行的过程中,面临的是数字化生态系统的难题。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如何差异化规划顶层设计,如何跟上前沿技术的步伐,如何为传统金融产品赋能,如何建立适应数字化运营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如何防范数据风险……每一个课题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2019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指导下,《环球财经》与国广财经、《每日经济新闻》、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数字金融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围绕上述课题,就金融科技热点话题展开多层次、多场次的讨论。我们期待,这些讨论能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上述问题;

我们也期待,这些讨论能带领我们找到答案。我们更期待,我国的数字金融能迎来更健康、更具生命力的未来。

 

当前我国经济遇到的主要问题,除了高科技企业要面对中美贸易战美方的围堵和打压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尽管央行采取灵活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扶植小微企业,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改革传统的金融制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基于居民收入提高以后对投资性金融产品的需求和企业从市场融资的现实需要。因此,市场必须创造出具有财富管理特征的资产,供投资者、融资者进行选择。

我国已提出要构建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我以为其弹性来源于金融结构的变革,来源于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而包括大数据、互联网在内的科技和信息手段将为传统金融的重构提供信息对称和风险可控的支持,使中国金融业态更加多元化,使传统金融的长尾客户开始获得与其风险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得到所需要得到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扩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改善了金融功能,提升了金融效率,让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公平、健全、丰富、精准,从而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民生活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推动金融监管改革,随着2016年《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推出,普惠金融迈入了数字化发展新阶段。中国、印度、巴西等世界人口大国都在依靠金融技术创新,积极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之路,以改变大商业银行由于管理成本和小微企业资信缺失造成的贷款难以落地的现状,力争依托数据的实证支撑,护大服务面,强化效率和风险的管控,重构金融生态使金融业态与小微企业更加贴近,实现滴灌式精准扶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商户、农户,缓解基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诺贝尔基金会也将2019年的经济学奖授予了关于基层贫困的具体、微观的细致研究。

金融普惠性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没有科技进步,要想实现金融的普惠性是非常困难的,传统金融的天性就是嫌贫爱富,爱大企业、国有企业,嫌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改变传统金融的这一特征。科技重构金融生态,会引进潜在的巨大竞争者,我国多个金融科技巨头的成长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它们依托的是大数据与互联网,让金融的能力没有边界,从而带给金融业态前所未有的变革,使中国金融有更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并促使中国金融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数字化是一场艰巨的探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如何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我国在移动互联网促进消费模式变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金融数字化首先在产品与客户端赢得突破,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在充分享受着这一成果的便捷与效率。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全银行性、全局性数据智能,把我国将近7000万小微企业主、广大工薪阶层和城乡居民的征信资料,尤其是资产与负债的经营与管理全面纳入数字化进程,这一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庞大的数据基础设施工程。

衷心希望学术界与技术界、产业界通力合作,做好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服务更大多数人群,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扶贫、就业、教育、医疗、老龄化等长期面临的复杂挑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字普惠金融之路。

为此,要进一步深化社会各界对数字金融的认识,及早谋划培养技术、金融、法律、市场、管理的复合型高水平金融人才队伍,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变化,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张梅颖/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
上一篇 29/05/2023 15:16
下一篇 17/05/2020 00:42

相关推荐

  • 中国金融科技将在去芜存菁后,迎来健康发展的春天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会议强调,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金融业同样面临如何以创新和改革双轮促驱动的历史重任。 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数字银行的过程中…

    17/0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