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央行于7月9日下午宣布7月15日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什么在大宗商品价格迅猛上涨,PPI具有较大上升压力的情势下,有关方面会考虑推出具有政策扩张含义的举措呢?

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实体经济仍遭遇一些困难,下半年需要金融给予更加有力和针对性的支持。一方面,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使得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成本激增,导致很多企业的经营利润遭受侵蚀,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受到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冲击。因此,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稳定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上半年信用债融资条件不佳进一步推升了本来就旺盛的企业间接融资需求。由于上半年财政政策力度有所收敛,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仅完成全年下达限额的29.25%,明显滞后于去年同期的约40%。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三季度可能迎来集中放量。这就需要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尤其是商业银行是市场购债的主体,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推动贷款利率平稳回落。

然而,目前银行系统的广义流动性似乎有些捉襟见肘。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余额存贷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今年一季度创出77.15%的历史新高,超过了一般认可的75%的警戒线。5月末行业存贷比已经达到82.32%。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一季度末存贷比分别为75.73%、74.24%、83.63%、80.71%和89.08%,后三家均已超过80%;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季度末存贷比则普遍超过90%,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贷比甚至超过100%。目前,中国银行业存贷比状况是十分罕见的。尽管商业银行存贷比是个监测指标,但其水平之高反映银行体系负债紧张的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2021年初以来,银行业各项存款增速明显放缓,已降至9%以下,而信贷增速则仍在12%以上,表明未来存贷比依然存在上行压力。在主要负债来源增长明显慢于资产增速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融资来源,除去准备金和备付金,未来大中小银行能够提供的信贷增量可能较为有限,在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复苏方面很可能力不从心。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其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上述局面不能及时得到改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能很可能大打折扣。这一点在居高不下的货币乘数和持续下降的超储率上似已得到以印证。广义流动性欠宽松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一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量偏少。今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很少为银行系统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支持。二是上半年财政支出节奏较往年慢2个百分点左右,财政存款支持力度不够。三是流向非银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较快,导致资金持续流出传统意义上的存款范畴。2019年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一直稳中有升,5月末达到9.35%,为近两年半来的新高。今年以来,贷款余额增速与存款余额增速之间的差额明显扩大,5月末已经达到3.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银行业要发挥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亟待改善负债状况。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仍需货币政策支持,全面降准迫在眉睫。下半年,经济增速稳步趋缓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适度偏松的必要性上升。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很可能会提速,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上行,这都需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下半年MLF到期数量达到4.15亿元,降低存准率释放低价流动性进行替代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为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创造有利条件。在近期银行存款定价机制调整的背景下,通过降准来改善资金来源和降低负债成本,使两者相互匹配和有机结合,可能会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从大中小银行的情况综合来看,当前不仅是中小银行存贷比相当高,大银行该指标同样也处在高位。因此,所需要的是全面降准而不是局部降准,这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十分有必要,也很迫切。我们认为,三季度有必要全面降准1-2次,下调准备金率0.5-1.0个百分点,累计释放长期可用资金约1.1-2.2万亿元,而7月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降准窗口期。

由于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开展经营,降准后释放的资金将主要流入国家政策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和优先支持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本身缺少流动性,亟待资金支持运营,重点项目也是“等米下锅”,再加上监管要求明确且严格,企业获得信贷后应该会用于自身需要,否则就违规了。因此不必担心降准对股市和房市带来的刺激。事实上,按目前银行的信贷体制和监管政策,全面降准后带来的信贷增量投放实际上是定向的。

此次降准表明稳健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偏松操作,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趋势性大幅宽松,市场不宜过度解读。

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本文作者: 连平、王好。来源:新浪意见领袖专栏)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09/07/2021 22:25
下一篇 09/07/2021 22:31

相关推荐

  • 南非9月出口增加 贸易顺差扩大

    当地时间11月1日,南非第一国民银行表示,由于出口大幅增长,南非9月份贸易顺差从8月份的3.44亿美元增加到约11亿美元。9月,南非出口环比增长10%,进口环比增长2.3%,贸易顺差增速远高于市场预期。 第一国民银行结构性贸易和商品融资主管鲍比·马达夫(Bobby Madhav)说:“出口增长主要来自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

    02/11/2022
  • 向这29名功勋党员,致敬!

    “七一勋章”首次颁授,29名党员获此殊荣:“一等渡江功臣”马毛姐、“全国先进工作者”张桂梅、“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29个闪亮的名字、29面共产党员的旗帜。

    29/06/2021
  • 东京奥运举办可能性极大?菅义伟称将探讨观众入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5月28日,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表示,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的可能性变得极大”。当天,日本首相菅义伟还表示,将朝着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让国内观众入场观赛的方向,展开探讨。 据报道,5月28日,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在财务省内召开的海关关长会议上表示,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的可能性变得极大”。 此外,由于运…

    30/05/2021
  • 共建、共治、共享 ——第三次分配与城乡互助合作保险生态圈新范式[全文]

    “社会”和“契约”本义都包含了平等自愿、民主管理、共同利益、权利义务、互相依赖、互助合作等内容。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度等“契约”,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公共品特点;市场层面的契约以合同为代表,具有市场化、营利性、私有品特点;社会组织的契约,具有人合性、非营利、准公共品特点。

    金融活,经济活。互助合作组织作为公益金融的重要组织形式,将登上股份制商业金融一支独大的历史舞台,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力量之一,服务国家治理。包括持牌互助保险组织、持牌互助储蓄银行、持牌互助(共有)公募基金,及公益信托等。“普惠金融”非仅过往的银行业小微贷和国开行政策贷等。

    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社会第三方力量的创新,“共建、共治、共享”城乡互助共有组织和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利于突破现有政府和市场利益格局,通过社会组织创新的“人合”,实现社会成员的“连结与团结”,化解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性,拉平城乡、阶层、地域、部门发展差距,长期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打造产融互补融合创新绿色产业生态圈。

    互助保险组织会员与公益慈善资源对接,将民间范式的中华互助传统与公益慈善相结合,通过公益金融融合创新,践行十九大报告里的“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基于城乡社会广泛成员的“智慧互助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绿色产融结合生态圈,是老龄化社会长寿时代内循环主体的发展核心。建立并行不悖的“互助合作共赢共享+慈善公益济贫扶贫”长效机制,通过互助产融生态圈融合创新,形成经济社会中枢驱动力量,进而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属性,发挥互助组织覆盖社会成员普惠属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属性,是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肯綮关键——《共建、共治、共享——第三次分配与城乡互助合作保险生态圈新范式》/作者:闫安

    26/10/2021
  • 美国变异病毒感染病例激增 独立日假期或面临新风险

    近期,美国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增加,全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又有抬头趋势。随着7月4日美国独立日假期来临,大量民众出行,专家担忧可能导致变异病毒传播进一步蔓延,给美国疫情防控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日发布的每周疫情报告,目前美国7日平均日增新冠病例约12500例,较前一周增加了9.1%;7日平均…

    06/07/2021
  • 香港10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209亿港元

    11月30日,香港金管局公布,截至2022年10月31日,香港外汇基金总资产为39209亿港元,较9月底减少467亿港元,其中外币资产减少255亿港元,港元资产减少212亿港元。外币资产减少,主要是因为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出售美元。港元资产减少,主要是因为香港股票按市价重估。 货币发行局帐目显示,2022年10月底的货币…

    02/12/2022
  • 印度10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5.3

    在国内外需求促进下,印度10月份制造业继续处于扩张状态,扩张速度较9月份有所提升。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9月份的55.1进一步升至55.3。这是印度制造业连续第16个月处于扩张状态。 S&P Global 印度市场首席经济学家德莉马指出,尽管印度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减弱…

    02/11/2022
  • 香港智库开设“当代中国”资讯平台 冀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

    6月17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立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发布消息指,该基金会制作的“当代中国”线上资讯平台当天正式启用,期望以“贴地”的版面和内容,让香港和全球读者细看中国、倾听中国、感受中国、读懂中国。 据介绍,“当代中国”以全新视角介绍当代中国的精神面貌,每天更新中国新闻热点,以及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中国人情物事…

    17/06/2021
  • 2024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揭晓 中国燃气荣膺两项大奖

    7月1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4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在上海举行,大会同步揭晓了2024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评选结果,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或“集团”,00384.HK)荣膺“港股价值奖”和“港股ESG价值奖”两项大奖。 据了解,本次评选由中国基金报发起,并特邀知名投资机构、行业专家…

    11/07/2024
  • 探秘宇宙 发现星河之美——第四届京津冀中小学生天文艺术节拉开帷幕

    京津冀中小学生天文艺术节是面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中小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根据这一精神,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引导青少年关注天文科学,促进天文科普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展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弘扬科学…

    13/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