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央行于7月9日下午宣布7月15日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什么在大宗商品价格迅猛上涨,PPI具有较大上升压力的情势下,有关方面会考虑推出具有政策扩张含义的举措呢?

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实体经济仍遭遇一些困难,下半年需要金融给予更加有力和针对性的支持。一方面,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使得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成本激增,导致很多企业的经营利润遭受侵蚀,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受到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冲击。因此,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稳定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上半年信用债融资条件不佳进一步推升了本来就旺盛的企业间接融资需求。由于上半年财政政策力度有所收敛,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仅完成全年下达限额的29.25%,明显滞后于去年同期的约40%。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三季度可能迎来集中放量。这就需要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尤其是商业银行是市场购债的主体,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推动贷款利率平稳回落。

然而,目前银行系统的广义流动性似乎有些捉襟见肘。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余额存贷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今年一季度创出77.15%的历史新高,超过了一般认可的75%的警戒线。5月末行业存贷比已经达到82.32%。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一季度末存贷比分别为75.73%、74.24%、83.63%、80.71%和89.08%,后三家均已超过80%;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季度末存贷比则普遍超过90%,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贷比甚至超过100%。目前,中国银行业存贷比状况是十分罕见的。尽管商业银行存贷比是个监测指标,但其水平之高反映银行体系负债紧张的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2021年初以来,银行业各项存款增速明显放缓,已降至9%以下,而信贷增速则仍在12%以上,表明未来存贷比依然存在上行压力。在主要负债来源增长明显慢于资产增速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融资来源,除去准备金和备付金,未来大中小银行能够提供的信贷增量可能较为有限,在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复苏方面很可能力不从心。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其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上述局面不能及时得到改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能很可能大打折扣。这一点在居高不下的货币乘数和持续下降的超储率上似已得到以印证。广义流动性欠宽松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一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量偏少。今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很少为银行系统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支持。二是上半年财政支出节奏较往年慢2个百分点左右,财政存款支持力度不够。三是流向非银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较快,导致资金持续流出传统意义上的存款范畴。2019年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一直稳中有升,5月末达到9.35%,为近两年半来的新高。今年以来,贷款余额增速与存款余额增速之间的差额明显扩大,5月末已经达到3.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银行业要发挥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亟待改善负债状况。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仍需货币政策支持,全面降准迫在眉睫。下半年,经济增速稳步趋缓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适度偏松的必要性上升。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很可能会提速,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上行,这都需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下半年MLF到期数量达到4.15亿元,降低存准率释放低价流动性进行替代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为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创造有利条件。在近期银行存款定价机制调整的背景下,通过降准来改善资金来源和降低负债成本,使两者相互匹配和有机结合,可能会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从大中小银行的情况综合来看,当前不仅是中小银行存贷比相当高,大银行该指标同样也处在高位。因此,所需要的是全面降准而不是局部降准,这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十分有必要,也很迫切。我们认为,三季度有必要全面降准1-2次,下调准备金率0.5-1.0个百分点,累计释放长期可用资金约1.1-2.2万亿元,而7月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降准窗口期。

由于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开展经营,降准后释放的资金将主要流入国家政策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和优先支持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本身缺少流动性,亟待资金支持运营,重点项目也是“等米下锅”,再加上监管要求明确且严格,企业获得信贷后应该会用于自身需要,否则就违规了。因此不必担心降准对股市和房市带来的刺激。事实上,按目前银行的信贷体制和监管政策,全面降准后带来的信贷增量投放实际上是定向的。

此次降准表明稳健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偏松操作,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趋势性大幅宽松,市场不宜过度解读。

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本文作者: 连平、王好。来源:新浪意见领袖专栏)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09/07/2021 22:25
下一篇 09/07/2021 22:31

相关推荐

  • 湖南等11省50城已落实国家气价联动指导意见 东三省未有动作

    近期,随着采暖季的临近,国家能源局和全国多地集中出台天然气相关政策,保障冬季保供顺利进行。在江苏、山东、湖南、江西、陕西、安徽安庆等地,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正逐步落地,根治天然气购销倒挂顽疾,缓解城燃企业经营困境。 在东北,《国家天然气价格联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辽宁、黑龙江、吉林却不见落地,省级、市级、…

    30/10/2023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71782908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6月4日17时46分(北京时间23时46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77334例,达到171782908例;死亡病例增加10909例,达到3698621例。

    05/06/2021
  • 国际能源署:能源危机或将加速能源结构变革

    10月27日,国际能源署在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能源危机令全球能源系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凸显,或将推动各国及国际组织采取长期措施加速结构性改革,深刻改变现有能源供应体系。国际能源署表示,地缘政治冲突和世界经济问题导致原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市场发生巨震,暴露了能源市场依旧非常脆弱的现状。这一机构…

    28/10/2022
  • 广州白云机场:14天内有东莞旅居史的旅客须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机

    中新网广州12月14日电 (记者 郭军)广州白云机场14日通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14日6时起,所有从广州白云机场乘机出发的旅客,在测温和查验健康码的基础上,须查验行程码。如行程记录显示有14天内东莞(全域)旅居史的旅客,须另行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否则将无法登机。(完)

    14/12/2021
  • 印度央行外汇储备降至5299.94亿美元

    11月11日,印度央行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印度央行外汇储备降至5299.94亿美元。印度央行每周五公布其外汇储备情况。 数据显示,相比报告期前一周,印度央行的外汇储备减少10.87亿美元。印度央行外汇储备由外汇资产(FCA)、黄金、IMF特别提款权等组成。数据显示,印度央行外汇资产(FCA)在报告周…

    11/11/2022
  • 俄媒文章: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分裂

    原标题:俄媒文章: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分裂 参考消息网5月27日报道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5月25日发表题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导致长达一年的抗议和动荡,结果是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的文章。文章称,一年后,对弗洛伊德之死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试金石,更多黑人受害者使政治言论两极化。全文摘编如下: 一年前,…

    27/05/2021
  • 拉美经济气候指数转暖 巴西领涨

    11月23日,瓦加斯基金会巴西经济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受经济预期提升推动,今年第三季度,拉丁美洲经济气候指数(ECI)增长11.8点。其中,当前形势指数(ISA)增长22.7点至67.0点;预期指数(EI)增长0.6点至66.1点,保持稳定。 不过,巴西经济研究所表示,拉美经济气候指数依然处于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

    24/11/2022
  • 德国宝马通过中欧班列对华整车出口最大单落地成都青白江

    北京长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久物流”)已中标德国宝马整车进口物流项目“丝绸之路2021-2024”,将与德国宝马签署为期三年的整车运输合同。 “丝绸之路2021-2024”项目为长久物流与德国宝马总部的首次大规模合作,是成都青白江长久汽车进出口产业中心项目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后结出的首批硕果,也是目前德国…

    01/06/2021
  • 国家发改委:预计11月底电厂存煤将达历史最高水平

    记者2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预计今年11月底电厂存煤或将全面超过去年同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将得到有力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自10月份以来,电煤供应水平大幅提升,供煤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持续大于耗煤,电厂存煤快速回升。11月份中下旬以来,电煤消耗有所增加,但日均供煤达到…

    27/11/2021
  • 外交部:超过100个国家批准使用中国疫苗

    今天(2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国一直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向许多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或出口疫苗,并同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研发和合作生产。中方能否进一步介绍中国疫苗对全球抗疫合作发挥的作用?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坚定秉持疫苗全球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在自身需求巨大、疫苗供…

    02/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