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市场跌出榜单 中国市场订单减半:特斯拉单日市值 蒸发近2000亿元

自4月19日特斯拉在中国遭遇“车顶维权”事件后,关于特斯拉质量问题的争议愈演愈烈。目前来看,安全事故、舆论压力直接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发现,2021年4月份特斯拉销量环比下跌65.51%。其中,特斯拉的主力销售车型Model 3在4月份的上险销量为6431辆,首次跌破1万辆。

令特斯拉股价跌势加剧的另一个导火索,是瑞士信贷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报告中称,特斯拉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从3月份的29%降至4月份的11%,这可能是该公司自2019年1月份以来占有率最低的一个月。

在一系列负面消息影响下,特斯拉股价持续疲软。截至6月4日,特斯拉股价下跌5.33%,报收572.84美元/股,市值一天蒸发3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0亿元)。相比今年1月份的高点,特斯拉股价已下滑36%,总市值更是蒸发超过3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174亿元),目前总市值为5518亿美元。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认为,特斯拉的确成功地让汽车业重新审视和重视电动车,但如今特斯拉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局面。对比今年和去年的收益会发现,特斯拉在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方面的收益远高于自身业务带来的收益。未来随着信用额度的枯竭,其汽车业务将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  

中国市场5月份订单减半  特斯拉“焦虑”渐升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4月份在华销量为11954辆,环比下跌65.51%。其中,特斯拉的主力销售车型Model 3在4月份的上险销量为6431辆,环比下跌73.75%,这也是Model 3上险销量在今年首次跌破1万辆。

另有消息称,特斯拉5月份在华订单较4月份减少了近一半。据悉,特斯拉在中国的月度净订单从4月份的超过1.8万份降至5月份的约9800份。据瑞士信贷发布的报告显示,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也出现下降,由3月份的29%骤降至4月份的11%。

然而在此期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并没有放缓,电动汽车在全球的普及仍在继续。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车总销量的6.1%,增速远超2020全年。而特斯拉在美国、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福特Mach-E、大众ID.3等车型蚕食。

此外,近来特斯拉还连续上演召回事件,继6月2日召回近6000辆电动汽车之后,特斯拉6月3日又在美国宣布两起新的召回,涉及约8000辆电动车。同时,我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在6月3日发布消息称,特斯拉在华将召回700余辆进口Model 3汽车。  

德国建厂屡次遇阻延期  欧洲市场已落后大众

相较于在中国市场上一骑绝尘的销量表现,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上日渐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为此,在欧洲建立一个本地制造基地成为特斯拉今年的首要任务。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是特斯拉的第4座超级工厂,另外3座分别是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位于内华达州的超级电池工厂,以及位于纽约水牛城的超级工厂。然而,与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一年内建成并投产相比,德国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设进度却慢了许多。

相关资料显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位于GVZ Berlin-Ost Freienbrink工业园区附近,于2020年开始建设。工厂原定于2021年7月份投产,但由于过度砍伐森林,影响蛇、蝙蝠冬眠和未支付安全押金等方面的问题,该工厂的施工多次暂停,从而导致投产时间延迟。

除此之外,多家机构还在调查在工厂建设过程中特斯拉是否违反了有关最低工资、工作时长、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也引起了特斯拉方面的不满。此前,特斯拉痛批德国当局,称其冗长的审批程序与建厂项目的紧迫性不符,已严重拖延特斯拉的建厂进程。而今,因为项目迟迟不能推进,马斯克之前放出的“2021年7月1日投产”的豪言壮语,大概率将会爽约。

事实上,马斯克急于柏林超级工厂投产,与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有关。由于没有欧洲本土化工厂,目前特斯拉在欧洲出售的车辆,都是从美国、中国上海工厂出口而来。即便电动车可以享受欧洲各个国家地区的推广补贴,但是因为进口车税费的存在,特斯拉价格并无优势可言。

记者查阅4月份欧洲新能源车型销量榜单发现,大众ID.4、ID.3以及福特Ford PHEV分别位于榜单前三位,而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只交付了1244辆,与3月份28184辆的交付量相比,下跌了95%,未能挤进前二十位。

林示称,“过去特斯拉能在欧洲市场实现高速成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欧洲市场缺乏相对应的抗衡产品。当欧洲车企巨头在新能源赛道上开始倾注全力时,特斯拉就会面临从生产体系、品牌影响,到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的全方位挑战。”(证券日报/记者:龚梦泽)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05/06/2021 11:15
下一篇 05/06/2021 11:59

相关推荐

  • 南京中燃亮出组合拳,坚决打好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

    2020年4月,继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启动之后,江苏省在开“小灶”的基础上再开“大灶”。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专题实施方案》,南京市建委(南京市燃气服务中心——行业监管部门)、江北新区、浦口区和六合区等政府职能部门也相继出台《关于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专题实施方案…

    30/11/2021
  • 央行约谈银行和支付机构 虚拟货币监管再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日前发布动态,为打击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人民银行约谈了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 据悉,此次约谈的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提供服务问题有关。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

    24/06/2021
  • 2025年经济平稳增长,政策成功落地是关键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需要增强民众对前景的信心,特别是巩固人们对政策成功落地的信心。

    05/01/2025
  • 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年产量首次超十万吨

    新华社天津12月22日电(记者毛振华、梁姊)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获新突破。记者22日从地处天津的大港油田获悉,该油田2021年页岩油产量已达10万吨,目前日产量稳定在300吨以上。“这是大港油田在渤海湾盆地3套主要页岩层系全面获得工业化开发突破后,在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勘探开发中取得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24/12/2021
  • 中国燃气获得荣获天然气行业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大奖

    2021年12月3日,香港品质保证局专题研讨会(HKQAA Symposium)暨可持续金融及气候适应- 香港2021 大会及颁奖礼在香港金钟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基于过往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金融方面的创新尝试及卓越贡献,并根据行业及专家团队的评选,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荣获天然气行业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大…

    07/12/2021
  • 第二届世界航商大会开幕 行业关注绿色、数字化转型

    11月15日,第二届世界航商大会在香港举行。会议聚焦全球航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产业链如何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互补互利,探讨共同构建全球航运新生态。 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通过视频致辞表示,航运业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世界经济发展、畅通全球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

    15/11/2022
  •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加桑·优素福:美国中东政策既不公正也无助于局势缓和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加桑·优素福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的立场并不公正,在巴以问题、叙利亚危机等地区问题上,其介入不仅没有缓和局势,反而令局势一再激化,各方矛盾不断加深。 优素福认为,美国的政治、军事干预在阿拉伯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负面角色。他指出,凭借在中东地区的广泛军事存在,美国利用地区…

    04/07/2021
  • 尼日利亚央行准备推出重新设计的奈拉纸币

    尼日利亚将于11月24日公布重新设计的大面额纸币。因为尽管有人呼吁延期,但央行仍坚持明年1月份为正式发行新纸币的最后期限。 “我们不会改变最后期限。”尼日利亚中央银行行长戈德温·埃梅菲勒(Godwin Emefiele)周二在首都阿布贾的简报会上说。 尼日利亚中央银行上个月表示,计划从12月中旬开始更换面值为200、5…

    23/11/2022
  •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李斯特提出的兼具有限自由贸易、保护本国工业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将自由、开放与限制、保护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二者之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诸国经济发展带来启示。

    08/08/2023
  • 科技赋能发展 标准引领未来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部署2025年电力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与标准引领工作

    2025年2月26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在云南昆明召开2025年度电力建设行业质量安全工作会暨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会议同期进行了电力建设科技成果与专利培育、标准立项研制与应用的专题培训。 本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企业科…

    见闻 27/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