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295万亩,增长0.7%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一)玉米、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稻谷略有减少。2021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5.03亿亩,比上年增加3320万亩,增长2.3%。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意愿增强,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0%。受播期土壤墒情适宜和种植效益趋好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播种面积3.54亿亩,比上年增加283万亩,增长0.8%,扭转了面积连续4年下滑的势头。稻谷播种面积4.49亿亩,比上年减少231万亩,下降0.5%。

(二)豆类面积下降,薯类面积稳中有增。2021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52亿亩,比上年减少2209万亩,下降12.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主要是由于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农民种植意愿减弱。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10亿亩,比上年增加184万亩,增长1.7%。

二、粮食单产增加4.8公斤,增长1.2%

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作物比重提高,促进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长1.2%。

(一)小麦、稻谷单产增加,玉米略减。2021年,全国谷物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公斤,增长0.3%。其中,稻谷单产47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1.0%;小麦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1.2%。受河南等黄淮海地区洪涝灾害影响,全国玉米单产41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7公斤,下降0.4%。

(二)豆类单产下降,薯类微增。2021年,全国豆类单产12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1公斤,下降1.6%。其中,大豆单产13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3公斤,下降1.8%。全国薯类单产27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长0.2%。

三、粮食总产量增加267亿斤,增长2.0%

2021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19亿斤和560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62亿斤和14亿斤;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

(一)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均实现增加。2021年,全国谷物产量12655亿斤,比上年增加320亿斤,增长2.6%。其中,稻谷产量4257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增长0.5%;小麦产量2739亿斤,比上年增加54亿斤,增长2.0%;玉米产量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

(二)豆类减产明显,薯类产量增加。2021年,全国豆类产量393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4.1%。其中,大豆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全国薯类产量609亿斤,比上年增加11亿斤,增长1.9%。

(三)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对增产贡献较大。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合计增产达188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新疆、安徽、湖南、四川、山东均增产10亿斤以上。受极端强降雨影响,河南灾情严重,减产56亿斤。

2021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进行了修正。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05/12/2021 20:58
下一篇 06/12/2021 10:46

相关推荐

  • 打破国际垄断 技术领先行业——中国燃气工程实力登榜“詹天佑奖”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随着专业技术的创新和行业转型的深化改革,我国燃气工程技术再一次成功登顶,中国燃气创造了又一行业里程碑。 国家级大奖花落中燃 燃气工程类榜上有名 近日,第二十届第一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发布入选名单。作为今年燃气工程类代表项目,中国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之一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14/04/2023
  • 连平:当前为什么要全面降准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央行于7月9日下午宣布7月15日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什么在大宗…

    09/07/2021
  • 扬州抗疫首次0新增:看不见的燃气保供“后方战场”

    自8月以来,扬州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政府的紧密调控、群众的守望相助、企业的全力支持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8月23日,江苏省扬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22日0-24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这是自7月27日当地疫情爆发以来,扬州首次实现单日“零新增”。 盛夏时期,扬州人民同心协力,在高温中防控疫情。作为…

    24/08/2021
  • 日本通过《公务员法》修正案,退休年龄延至65岁

    据日经中文网6月7日报道,6月4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修正案,将国家公务员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日本将维持雇用具备知识和经验的资深职员,这有助于支撑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国家公务员延迟退休是自1985年实行60岁退休制以来首次。自2023年度至2031年度每2年提高1岁。日本还将引进到60岁原则…

    08/06/2021
  • 拜登考虑向中国稀土加征关税 影响有多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乔·拜登(Joe Biden)政府正考虑进行一项调查,以确定进口主要产自中国的稀土磁铁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如果是的话,就有理由对该商品加征关税。白宫方面表示,美国商务部将审核是否要调查钕磁铁,这种材料被用于制造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等多种产品。 据官方6月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我国稀土…

    10/06/2021
  • 承诺积极践行OGMP甲烷减排,中国燃气出席第四届中国甲烷论坛

    6月29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美国环保协会(EDF)北京代表处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甲烷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邀请三十余位国内外专家围绕推动甲烷控排进程及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MRV)体系构建进行主旨报告与讨论分享。中国燃气集团工程运营部总经理助理、设计院总工程师钱文斌作为代表受邀…

    03/07/2024
  • 欧美贸易冲突对中美欧三角博弈的影响分析

    本刊特约撰稿  刘佳   特朗普二度上任后的首个30天内,跨大西洋关系接连遭受美国关税威胁欧盟、美俄跳过欧盟私了乌克兰谈判、美国抨击欧盟民主制度三重打击。在此期间,欧委会主席屡次示意要释放中欧合作空间,中国外长也密集出访了欧洲国家。欧美关系的加速失衡结合中欧关系的迅速回暖,欧美僵局看似的确为中欧破局创造了条件。作为牵制…

    03/03/2025
  • 粤港澳大湾区首批中老国际班列始发

    12月3日下午,两趟满载货物的中老国际班列分别从深圳和广州始发,到达云南昆明后将沿着新开通的中老铁路行驶,抵达老挝万象。这两趟班列共装有107个集装箱,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批开往老挝的国际班列。 从深圳平湖南站首发的“湾区号”中老国际班列由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该班列满载35个集装箱。班列到…

    04/12/2021
  • 肯尼亚免税进口转基因玉米以抑制高通胀

    当地时间11月18日,肯尼亚政府将允许免税进口转基因玉米,以遏制席卷该国的通货膨胀。肯尼亚贸易、投资和工业部部长摩西·库里亚(Moses Kuria)表示,未来六个月将持续免税进口转基因玉米的政策,预计将净进口1000万袋。预计这些进口玉米将填补因干旱减产而造成的缺口。 今年10月,干旱导致主食玉米面粉的平均价格上涨至…

    20/11/2022
  • 第二届世界航商大会开幕 行业关注绿色、数字化转型

    11月15日,第二届世界航商大会在香港举行。会议聚焦全球航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产业链如何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互补互利,探讨共同构建全球航运新生态。 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通过视频致辞表示,航运业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世界经济发展、畅通全球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

    15/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