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295万亩,增长0.7%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一)玉米、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稻谷略有减少。2021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5.03亿亩,比上年增加3320万亩,增长2.3%。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意愿增强,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0%。受播期土壤墒情适宜和种植效益趋好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播种面积3.54亿亩,比上年增加283万亩,增长0.8%,扭转了面积连续4年下滑的势头。稻谷播种面积4.49亿亩,比上年减少231万亩,下降0.5%。

(二)豆类面积下降,薯类面积稳中有增。2021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52亿亩,比上年减少2209万亩,下降12.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主要是由于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农民种植意愿减弱。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10亿亩,比上年增加184万亩,增长1.7%。

二、粮食单产增加4.8公斤,增长1.2%

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作物比重提高,促进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长1.2%。

(一)小麦、稻谷单产增加,玉米略减。2021年,全国谷物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公斤,增长0.3%。其中,稻谷单产47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1.0%;小麦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1.2%。受河南等黄淮海地区洪涝灾害影响,全国玉米单产41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7公斤,下降0.4%。

(二)豆类单产下降,薯类微增。2021年,全国豆类单产12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1公斤,下降1.6%。其中,大豆单产13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3公斤,下降1.8%。全国薯类单产27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长0.2%。

三、粮食总产量增加267亿斤,增长2.0%

2021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19亿斤和560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62亿斤和14亿斤;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

(一)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均实现增加。2021年,全国谷物产量12655亿斤,比上年增加320亿斤,增长2.6%。其中,稻谷产量4257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增长0.5%;小麦产量2739亿斤,比上年增加54亿斤,增长2.0%;玉米产量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

(二)豆类减产明显,薯类产量增加。2021年,全国豆类产量393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4.1%。其中,大豆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全国薯类产量609亿斤,比上年增加11亿斤,增长1.9%。

(三)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对增产贡献较大。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合计增产达188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新疆、安徽、湖南、四川、山东均增产10亿斤以上。受极端强降雨影响,河南灾情严重,减产56亿斤。

2021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进行了修正。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
上一篇 05/12/2021 20:58
下一篇 06/12/2021 10:46

相关推荐

  • 联合国机构认为疫情加剧阿拉伯地区贫富分化

    新华社贝鲁特3月10日电(记者刘宗亚)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西亚经社会)10日发布报告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阿拉伯地区贫富悬殊现象显著加剧。 报告指出,自2019年以来,该地区百万富翁的平均财富增加20%,而收入靠后的一半人口的财富总额却减少了三分之一。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20个国家中,巴林、阿联酋、也门、沙特阿拉伯…

    18/03/2022
  • 中国燃气积极开展“暖冬行动” 打响冬季燃气安全保卫战

    冬季日常生活用气量大,且关门闭户通风不良,是户内燃气事故的高发季节。为保障广大燃气用户用气安全,实现户内安全“0”事故,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中国燃气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燃气安全“暖冬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冬季户内燃气安全隐患。 因地制宜抓落实,隐患整治见成效 “暖冬行动”启动后,各地方项目公司快速…

    10/12/2022
  • 退却的大象与进击的野猪:当下我们如何与自然共生?

    四千年前,大象活动的范围最北可到今天的北京、河北一带。《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可见当时中原地区还生活着众多大象。如今河南省的简称“豫”字,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豫,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於物”。大象是瑞兽,因此“豫”字也有安乐祥和之意。

    中国古代经历过几次显著的气候变冷时期,这是导致大象南迁的自然因素。但历史学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大象的退却》一书中指出,即便在气候回暖的时期,中国的大象种群也没有恢复,“最明显的解释即是,大象在与人类持久争战之后败阵下来。可以说,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退却的模式,反过来即是中国人定居的扩散与强化的反映。这表明,中国的农夫和大象无法共处。”

    在古代中国以农耕为主的经济体系中,森林不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相反,栖息其中的野生动物还经常为害人类。《诗经·大雅》记载了周朝的创业者们砍伐山林的丰功伟绩:“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孟子》也记载,周公“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悅”。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大象一路南迁。到唐宋时期,大象的主要活动区域已局限于岭南一带。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公元962年),广东东莞的野象群经常损坏农田,于是官府出动军队围剿野象,并将象骨埋在一起,在其上建造石塔以示镇压,这便是如今东莞历史最悠久的文物之一“镇象塔”。南宋大儒朱熹在担任漳州知府时曾专门设立奖金,用于鼓励当地人捕杀野象,“如有人户杀得象者前来请赏,即时支给”。

    宋元之际,大象的栖息地进一步退至雷州、钦州等岭南西部地区。随着明清小冰期的到来,它们在珠江流域彻底消失,最终退缩至云南一隅。可以说,大象退却的历史就是农耕文明进攻的历史。

    09/06/2022
  • 香港智库开设“当代中国”资讯平台 冀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

    6月17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立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发布消息指,该基金会制作的“当代中国”线上资讯平台当天正式启用,期望以“贴地”的版面和内容,让香港和全球读者细看中国、倾听中国、感受中国、读懂中国。 据介绍,“当代中国”以全新视角介绍当代中国的精神面貌,每天更新中国新闻热点,以及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中国人情物事…

    17/06/2021
  • 中国燃气保定经管集团:一户户排查 一家家宣传 守卫燃气安全使命在肩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中燃集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国燃气保定经管集团全体20家子公司启动全员深入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迅速成立安全专项检查小组,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员安检和巡线活动,白天安检,晚上保压。以检查“零容忍”、…

    27/08/2021
  •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加桑·优素福:美国中东政策既不公正也无助于局势缓和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加桑·优素福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的立场并不公正,在巴以问题、叙利亚危机等地区问题上,其介入不仅没有缓和局势,反而令局势一再激化,各方矛盾不断加深。 优素福认为,美国的政治、军事干预在阿拉伯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负面角色。他指出,凭借在中东地区的广泛军事存在,美国利用地区…

    04/07/2021
  • 谁是“新穷人”?

    随着资本主义版图的全球扩张,任何“传统”的或者与之格格不入的东西——例如对多元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尊重,都被消费主义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卷走。通俗来讲就是:人还没富起来,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先富了起来。

    消费主义让“新穷人”产生失落感、羞耻感与负罪感。如鲍德里亚所指出的,工作、收入和消费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却只够应付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求,然后再由更加繁重的工作来买单。

    如何摆脱这一宿命?鲍曼给出了一个“解药”——成为“非常规劳动者”。所谓“常规劳动者”,就是那些工作不需要很强的技能、很容易被替代的劳动者;而“非常规劳动者”则与之相反,他们“不拥有工厂和土地,也不担任行政职务。他们的财富来自一种便携式资产:对迷宫法则的熟稔”。他们“喜欢创造、竞争和迁移”,他们“享受新鲜食物,崇尚冒险精神,唯变化为永恒,以交融为富足”。

    显然,鲍曼的这个药方只适用于一小部分人。而对于更多无力改变命运的人,鲍曼给出了一个反讽性质的答案,那就是:让他们消失不见,在物理和精神层面使他们与消费社会完全隔离。不过,鲍曼仍然存有一丝希望,“在伯里克利(Pericles,雅典执政官)的希腊或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的罗马,没有奴隶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在波舒哀(Jacques-Bénigne Bossuet,中世纪法国神学家)的时代,非君主制的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怎么能肯定,不被市场奴役的经济是不现实的?”

    12/05/2022
  • 2100吨“巨无霸”刷新记录!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产品分离塔吊装成功

    “塔装精准完毕!”12月12日11时58分,江苏省泰兴市新地标——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第一塔”丙烷丙烯分离塔整体一次性吊装就位,标志着该项目产品分离塔吊装成功,也标志这该项目全面进入大型设备安装高峰期,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是泰兴市首个百亿级单体项目,也是泰州市…

    13/12/2021
  • 中国燃气山东区域:动态部署跟踪,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经党中央批准,时间从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分动员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巩固提升4个阶段进行。山东省紧跟国家部署出台《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并将整治范围从国家规定的9个重点领域扩展到包括农村煤改气地区在内的20个重点领域推进实施,并分别明确了工作目标、整治措施和有…

    30/08/2021
  • “抗击疫情、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

    “抗击疫情、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这是深圳京兰集团公司创始人吴小兰,致捐赠冬奥会医疗保障机构“灭杀新型冠状病毒净化器”仪式活动的贺词。深圳市京兰集团公司驻京代表受集团总经理吴暹进委托宣读了吴小兰的祝词,因疫情防控要求,按照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的安排,距冬奥会倒计时5天,2022年1月30日上午9时,捐赠活动在北京、张家口两地线上顺利举行。

    05/0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