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12月11日在“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稳”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

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韩文秀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

“比如,我们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澎湃的市场活力、足够的政策空间,特别是我们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韩文秀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内需潜力大也是优势所在。韩文秀说,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发力。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排查和改造,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同一场合表示,2022年必须充分挖掘国内需求的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吉喆认为,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巩固和扩大基础性的消费、升级类的消费。要把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相结合,落实好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相关举措。扩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同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宁吉喆表示,用好用足、提前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此外,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聚焦“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领域的有效投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资本活力,鼓励民间投资稳定发展。

韩文秀认为,要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在宏观政策方面,宁吉喆表示,2022年,面对不确定、不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继续面向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要实行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韩文秀指出,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

对于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韩文秀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多渠道筹措资金,

包括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到明年使用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推动财力下沉;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政策效果的受益者和“阅卷人”。韩文秀表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比如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还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为企业竞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宁吉喆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过去一些年我们采取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等有效方法要综合运用。”他说。

此外,宁吉喆认为,要加强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新华网)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13/12/2021 13:08
下一篇 14/12/2021 13:58

相关推荐

  • 2023大中华百分百香港名牌大奖大湾区ESG可持续发展企业大奖举行

    8月28日于香港湾仔会展的香港计算机通讯节2023举行了由大中华名牌企业联会主办第十届大中华百分百香港名牌大奖,今年颁授 “大湾区ESG可持续发展企业大奖” 暨成立”大湾区ESG产业人才库”典礼。香港经济及商务发展局陈百里副局长JP、立法会邓家彪议员BBS,JP、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博士GBS,BBS,JP、大中华百…

    08/09/2023
  • 汪文斌谈日本援台疫苗:希望挽救生命,不要政治作秀

    针对日本向台湾援助疫苗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希望有关方面切实贯彻援助疫苗挽救生命的初衷,不要执着于政治做秀。 汪文斌表示,大陆和台湾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面临的严峻疫情感同身受,一直明确表示愿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尽快渡过难关。“然而,面对大陆的善意和广大台湾同胞期…

    05/06/2021
  • 探秘宇宙 发现星河之美——第四届京津冀中小学生天文艺术节拉开帷幕

    京津冀中小学生天文艺术节是面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中小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根据这一精神,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引导青少年关注天文科学,促进天文科普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展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弘扬科学…

    13/09/2023
  • 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解锁

    谈及几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大家立即会联想到动画电影系列“冰河时代”中古代人类形象和当时与其共存的猛犸象、剑齿虎等已灭绝动物的卡通形象。 研究表明,冰河时期尤其是末次盛冰期的气候变化对欧洲人群的迁徙和种群大小变化构成影响,考古证据表明其对亚洲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历史也有类似的影响。末次盛冰期前后的东亚北部人群是否因气候…

    28/05/2021
  • 环比同比继续“双升” 金融机构对房企融资行为已恢复正常

    在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引导下,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增长明显,房地产信贷环境持续回暖。 据记者昨日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在10月大幅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环比、同比双升态势,初步预计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 另据Wind统计,1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金额为471亿元,环比增长84%。记者了解到…

    06/12/2021
  • 11月份社会融资新增2.61万亿元——货币政策加力实体经济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1月金融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5%,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6204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同比明显多增是11月金融数据的亮点。多增部分主要来自政府债券和直接融资。“政府债券发…

    13/12/2021
  • 迎战寒潮!中国燃气攒足“底气”多措并举 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近日,新一轮寒潮来袭,全国多地开启“速冻模式”,华北、东北局地更是降温超过12℃。面对严寒、暴雪、大风三重夹击,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牢牢守住不让一户居民受冻的底线,多措并举打出保气源、保安全、保服务“组合拳”,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多管齐下 保障用户“气无忧” 为保障所辖区域天然气的稳定供…

    27/11/2023
  • 国家卫健委:安徽辽宁病例病毒基因序列相同

    5月20日,针对近日安徽、辽宁出现的聚集性疫情,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安徽和辽宁的病例病毒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是同一个传播链。 “目前溯源工作正在调查当中。”吴尊友说,我国近期没有本土传播病例,也就是说,本轮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来自境外感染的人或者是污染的物品,结合双抗体检查与两…

    20/05/2021
  • 高科技护航,看看这家企业怎样念好2022杭州亚运会的燃气安全经?

    2016年9月5日,举世瞩目的中国杭州G20峰会正式落幕。而杭州,这座通过连接世界掀开自己历史新机遇的城市又要马不停蹄地奔赴它展示中国风采的下一站——2022年亚运会。亚运场馆、亚运村、地铁、高架桥……数不清的献礼亚运工程纷纷上马。杭州紧握“后峰会,前亚运”的机遇,不断地提升城市影响力,紧锣密鼓地加强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09/07/2021
  • 印度10月份零售物价指数同比增长6.8%

    11月14日,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10月份零售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6.8%。9月份这一数据为7.4%。尽管10月份印度通胀压力缓解明显,但仍处于印度央行6%的容忍通胀上限的上方。自今年1月起,印度零售通胀已经连续10个月高于6%。 印度10月份物价指数上涨趋缓主要是由粮食价格回落造成的。10月份,印…

    14/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