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组织合同签订,民生用气愈受重视,量价齐保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组织签订2023 年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的通知》,要求2023年2月底前各地有关部门组织上下游完成本年度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签订、民生用气合同单独签订,并给上游企业立下保供“军令状”。

相较往年发布的政策,今年的通知要求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一是定性方面,部分用语不再模棱两可,从性质上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煤改气”的民生用气属性与地位。二是保量方面,明文要求上游供气单位须足额保供,对居民用气和农村“煤改气”用气需求合同实现全覆盖。三是保价方面,明确要求了上游供气方要对“煤改气”用气须执行居民用气价格。

在国家的积极介入下,燃气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入,历年民生供气量价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中长期合同是燃气供应的“一年之计”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燃气市场而言,每年春天,最重要的事就是上下游签订的关于全年保供的合同,这关乎一整年各地、各类别用气的气价、气量,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稍有不慎,将贻误全年尤其是采暖季的燃气供应,对广大居民用户特别是广大农村采暖用户带来巨大影响。

国家组织合同签订,民生用气愈受重视,量价齐保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例如春节前一段时间,河北省多地天然气供应一度出现停气限供现象,事件反映后,地方政府在官方回应中表示,问题的主因在于民生供气量与需求量存在缺口,受到上游天然气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影响,导致下游燃气公司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继而影响到了实际的使用者。

因此,国家组织上下游科学有序地签订年度合同的必要性与前瞻性不言而喻。中长期合同是稳定能源供需关系、做好能源保供的基石。科学合理地组织签订工作,将有力保障天然气持续安全稳定供应,确保民生用气保供稳价。

中石化等上游企业立下“军令状”

我国天然气市场近年来反复出现的冬季保供难关,其根本原因是上下游在合同签订、价格机制疏导、供需平衡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而并非上游资源不足。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1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4%,连续6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国家组织合同签订,民生用气愈受重视,量价齐保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在过去几年中,部分天然气上游企业未严格按照规定保障用气、签订民生合同,以及地方主管单位对保价保量工作监督不到位、保供主体责任未履行到位,导致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天然气供应紧张。

为着力解决以往出现的问题,本次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中,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等上游供气企业设定了完成时限,要求各级有关部门原则上于2月底前组织完成今年上下游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

具体要求为:2月5日前,上下游就民生用气量(含农村“煤改气”)协商一致,确保民生用气需求,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2月10日前,汇总协商一致的民生用气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2月底前,组织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并要求上游供气企业与城燃企业单独签订民生用气合同。

燃气价格市场化开局

居民用气的民生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解决之道在于各方通力合作,同心协力保供应。

针对过往供气问题,应确保上游在合同签订环节的顺利执行与严格履行,以居民用气价格向城燃公司提供充足的天然气,如城燃公司承担部分气价倒挂压力及时供气,当地政府及时返还相关补贴。但补贴只是缓解一时的权宜之计,推动顺价和燃气市场化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难题。

国家组织合同签订,民生用气愈受重视,量价齐保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据《经济日报》报道,从中长期来看,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走势和现阶段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倒逼作用。

总体上,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燃气价格事关千家万户,因而在顺应市场规律的同时,应兼顾民生需要。

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之下,今年供气上下游的气源合同签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监督和关注,为推动燃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将大大促进燃气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18/01/2023 12:59
下一篇 15/02/2023 20:03

相关推荐

  • 四部门发布新政 力推数据中心等绿色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近日印发的《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要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 数据中心、5G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最关键环节。有专…

    10/12/2021
  • 北京银保监局发文:不良信息报送征信系统 应提前通知借款人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辖内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点规范在京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价格管理、合同管理及行为管理,督导相关机构压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信息披露流程,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公平交易权。 北京银保监…

    30/05/2021
  •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3春”走进浙江海宁 探讨“新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4月11日,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3春暨“新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闭门研讨会在浙江海宁成功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ZAFT)联合主办,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AIF)承办,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AIF)、浙江求是创新研究…

    13/04/2023
  • 印度10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5.3

    在国内外需求促进下,印度10月份制造业继续处于扩张状态,扩张速度较9月份有所提升。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9月份的55.1进一步升至55.3。这是印度制造业连续第16个月处于扩张状态。 S&P Global 印度市场首席经济学家德莉马指出,尽管印度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减弱…

    02/11/2022
  • 日本政府推出综合经济救助计划

    10月28日,日本政府举行临时内阁会议,决定推出一项综合经济救助计划,以抑制物价上涨、实现经济增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一个以抑制物价上涨、促进经济再生为目标的综合经济救助计划。日本政府将延长原定于今年年底结束的汽油价格补贴政策期限,并推出新的电费、燃气费等能源价格补贴政策。 据日本政府推算,能源价…

    29/10/2022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5日下午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

    26/10/2022
  • 美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 金融市场反应平静

    北京时间6月4日晚,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55.9万,低于市场预期的67.4万,前值为26.6万。当月失业率为5.8%,前值为6.1%。 数据公布后,美三大股指期货变动不大。截至北京时间20时45分,标普500指数期货、道指期货以及纳指期货涨幅分别为0.23%、0.18%和0.17%。(上…

    05/06/2021
  •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李斯特提出的兼具有限自由贸易、保护本国工业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将自由、开放与限制、保护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二者之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诸国经济发展带来启示。

    08/08/2023
  • 中国燃气山东区域:以“严”做“实”,坚决落实安全生产

    为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工作,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山东区域近期对域内所属燃气管网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以双体系建设、HSE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消除燃气安全隐患,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1月12日,中国燃气山东区域经营管理中心召开安全生产专项督导会,成立安全管理专项督导组,全面深入进行拉网式检…

    25/11/2021
  • 俄罗斯总理:俄今年粮食产量创纪录 已收获1.5亿吨

    11月2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政府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全国粮食收割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粮食产量创下新记录,截至当天,已收割粮食总量达到1.5亿吨。米舒斯京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俄土豆、大棚蔬菜、水果以及大豆和油菜籽的产量显著增加。这些成果为俄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米舒斯京介绍,俄罗斯今年已拨出约3800亿卢…

    03/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