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行业协会、澳门亚太IT协会和大湾区融合发展促进会三社团在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指导下,联合组织青年企业家赴南沙参访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探索湾区科技人才产业协作新模式。

三社团共约三十余名成员在南沙区组织部张家炳部长、人才发展局高星林副局长陪同下,走访了南沙规划展览馆、小马智行、创享湾和南沙国际人才港等单位,调研南沙创业政策、科技发展、营商环境等,乘搭体验无人驾驶汽车,并与南沙区人才局、投促局和发改委多个有关单位座谈交流。
社团负责人均表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增强了港澳科技类社团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港澳青年了解湾区人才政策,从而鼓励港澳青年与企业走进湾区,融入湾区。
山西省政协澳区委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行业协会会长蔡纯丝表示,南沙的最新发展态势,为粤澳合作提供了又一个重要平台,尤其在青年创业就业上可多与澳门联动合作。本次参访恰逢《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下简称《规划》)即将推出,澳门科技类社团是澳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把内地成熟的科技成果引入澳门并做本地化,是澳门科技工作者可以选择的一种协同合作模式,政府应鼓励数字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应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和支持。
甘肃省政协澳区委员、澳门亚太IT协会理事长周胜首先感谢南沙组织部领导亲自陪同、细心讲解,感谢人才发展局领导的精心安排和各部门同事的热情接待,这次南沙之行,让我们了解到南沙发展及营商环境、人才政策,南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疫情三年澳门中小微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疫情后业界应亡羊补牢、抓紧时机、抓住机遇,中小微企业增强企业韧性,提升抗风险能力,善用政策引导,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拥抱未来,实现传统社区文化技术的升级改造。同时,鼓励企业家在积极融入湾区发展的同时,多去内地包括大西北走走看看,发挥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积极融入国家高质量的发展。
大湾区融合发展促进会会长肖代柏表示,新的人才制度已生效并落地,澳门本地培养人才和新引入人才都面临融合发展的新挑战。人才必须有舞台才有用武之地,否则也难发挥自身价值。了解大湾区各城市区域定位差异,多同湾区人才交流与协作,有利于澳门青年在更大更高的起点上成长成才。理事长朱世海表示,澳门应该抓住粤(南沙)港澳的人才协作机遇,把数字科技界的专业人士、创业者、高校队伍中的科研人员积极分子挖掘出来,科技类社团创造条件服务好他们,让他们参与到这一轮的跨地域产业协作中。这个工作对新形势下的澳门社团来说意义重大。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副理事长赵京城、秘书长兰宁羽、鈡坚、黄浩、蒋旭、严晏、黄柱华、姚锦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产业协会副会长刘润宗、李伟忠、秘书长高信龙、副秘书长阮佩嫦,澳门亚太IT协会会长李秀仪、监事长梁荣仔,大湾区融合发展促进会文宣部部长林志华等共30余名各协会领导及成员。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