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4月20日上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研究院合办的“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三层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2023年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在主持中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以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基本信息。她指出,2023年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围绕通胀问题、公共债务、地缘经济割裂与对外直接投资等话题对世界经济与全球不同地区和经济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开场致辞中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总抓手。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继续实施稳健和精准的货币政策,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首先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今年预测还会放缓,由去年的3.4%将至今年的2.8%,明年预计恢复到3.0%。全球经济增量里有1个百分点来自中国,占了全球经济增量的三分之一。报告预期通胀会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因为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收紧货币供应,以有效抑制通胀。报告认为中国会保持在中低位的通胀水平,大概在2.2%的水平上下波动。从债券价格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来看,未来5到10年中,美国通胀预期大概是2.5%,市场认为目前通胀较高是暂时的。从中期增长来看,疫情产生了严重的伤痕效应。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强劲,其增长速度每加快1%,其他经济体可能会由此实现0.3%的增长,即所谓的溢出效应。

接着,IMF研究部系统问题处主任Prachi Mishra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了真正降低公共债务率的两大措施:财政整顿和债务重组。要提高财政整顿的成功率,需要在三个条件下进行:在经济向好或经济复苏期间以及全球不确定性较低时进行;最初的债务高峰期是财政整顿最关键的时刻;更多地采用支出而非收入进行财政整顿。对于债务重组,她认为需要关注三个要点:第一,减少债务可以通过减记或调整票面利率或延长期限来实现,但这需要与债权人达成协议;第二,需要与其他一系列工作进行协调;第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必须具备足够深度,并且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

随后,IMF研究部经济学家Ashique Habib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FDI割裂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成本和风险。最近的证据表明,FDI在各国之间发生了转移,尤其是在半导体等战略领域。当前的地缘政治关系对FDI流动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战略部门。在这种环境下,所有国家都存在脆弱性,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如此。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地缘经济割裂可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成本,甚至不结盟国家也会因全球经济活动减弱和不确定性而付出高昂代价。因此,他建议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以维持全球一体化和防止FDI割裂。应进一步推动多边对话,开展国际磋商,探讨地缘经济割裂的潜在影响及其外溢效应,调整和优化政策。与此同时,应加强私营部门建设,以减少对外国投资重新安置的脆弱性。此外,随着全球投资流向的变化,应加大吸引投资力度,并需要相关机制和机构的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他认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我国企业部门确实过于依赖债务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但当前中国银行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不良债权率不高。中国政府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并不高,即便考虑到地方债务,中国的政府财政状况显然大大好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关键取决于GDP的增速和利息率水平。当前政府债务对GDP的占比到底有多高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能够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利息率,就不会因债务而出现财政危机。目前,中国的政府债务存在结构和总量两方面问题。2023年中国应该一方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执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创新和产业链重塑投资为突破口启动经济,并带动消费增长,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IMF研究部系统问题处主任Prachi Mishra,IMF研究部经济学家Ashique Habib,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围绕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政府债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不同国家政策的溢出效应等问题展开研讨。

据悉,《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人员撰写的经济概览,着重分析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并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每年春季和秋季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长期稳定合作伙伴,每年定期联合发布该项报告,共同致力于货币金融战略的研究和探讨。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吴菲菲吴菲菲编辑
上一篇 24/04/2023 13:52
下一篇 27/04/2023 15:36

相关推荐

  • 愚公杂谈0709:亚太地区动力煤开始面临长期下行风险

    一、前言: “政治面定义趋势,资金面开启趋势,宏观面烘托趋势,技术面助推趋势,基本面确认趋势,公众面终结趋势。”—愚公 二、撰文背景 7 月 8 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 展报告 2021》(简称“《报告 2021》”),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引起了愚公的浓厚兴趣: 2…

    09/07/2021
  • “十四五”将提高社保待遇,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超4万亿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30日宣布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了就业、社会保障、工资收入分配等六方面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19项量化指标,其中要求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 围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规划提出,建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补充养…

    01/07/2021
  • 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即将进入申报阶段 一批国产创新药有望进入医保谈判

    随着6月30日可参审药品获批截止时间到来,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即将进入申报阶段。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8月18日至2021年6月30日获批的创新药或新适应症约有40个,这意味着一批国产创新药有望进入医保谈判。市场对于创新药纳入医保带来的机会高度关注,机构普遍认为,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助力…

    30/06/2021
  • 阎学通:数字时代的改革 需要专业科学的决策

    2019年的大部分热点都和中美关系有关。贯穿全年的贸易战直到年底才结束第一回合的较量,中美都不想让步、又都必须让步的状况没有改变,中间夹杂的华为事件、科技脱钩带来的警钟长鸣和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空前重视,都在为这场大国博弈增加新的丰富内涵。 很多人将这场博弈与美苏争霸相提并论。但至少在经济上,两次博弈不能同日而语:不考虑物…

    17/05/2020
  • 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并上调通胀预期

    10月28日,日本央行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继续坚持现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并大幅上调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底)的通胀预期。日本央行当天发表公告说,继续保持当前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日本央行表示,受新冠疫情反弹拖累…

    29/10/2022
  • 调查显示英国经济已陷衰退

    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和英国特许采购与供应协会编制的英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英国经济活动今年10月的收缩速度达将近两年来最快。 英国《金融时报》24日分析,这表明在政治不确定和能源、借贷成本高企交织下,英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上述指数显示,私有行业活跃度10月跌至47.1,创21个月来新低。这一数字在9月为49.…

    26/10/2022
  • 印尼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5.72%

    11月7日,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受出口持续强劲和投资改善推动,印尼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72%,高于市场预期和第二季度5.44%的增幅。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占印尼GDP超过一半的居民消费同比增长5.39%,略低于第二季度的5.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6%,明显高于第二季度的3…

    08/11/2022
  • 澳门与内地新修订CEPA货物原产地标准7月1日起实施

    6月17日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公布,通过《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磋商机制,经与内地商议后,确定对四项食品产品的CEPA货物原产地标准作出优化修订,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表示,由2019年至今,通过CEPA磋商机制成功落实修订原产地标准共有18项,涵盖肉食制品、…

    17/06/2021
  •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今明两年意大利经济将持续增长

    当地时间6月4日,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2022意大利经济前景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该国经济将增长4.7%,2022年增长4.4%。  统计局在报告中称,经济活动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保持加速恢复的势头,其中意大利“国家复苏和韧性计划”所包含的各项措施也会逐渐发挥效力。2021年和2022年该国的失业率分别为9.8…

    05/06/2021
  • 走进中国燃气 细看多元业务高质量发展

    9月24日至27日,新华社、南方周末、环球财经、中国改革报、中国建设报、界面新闻等1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先后赴南京、芜湖、杭州,走访中国燃气在华东地区的重点项目,深入了解中国燃气近年来在智慧燃气、新零售电商、供热与分布式能源、电力及新能源、亚运会赛事保障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或“中燃…

    13/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