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华北气代煤保供协议签订率达97% 政企携手保供新篇章

11月20-22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2024媒体采风活动在天津市静海区、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举行。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在寒冬凛冽、采暖新启的时节,11月20-22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2024媒体采风活动在天津市静海区、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举行。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财新周刊、财经杂志、第一财经、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保定日报、涞水电视台等十多家中央、省、市党媒和权威财经媒体参与。

天津市静海区发改委、河北省保定市发改委、涞水县相关部门领导,中国燃气华北区域经营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与参会媒体深入交流。媒体记者们还深入当地气代煤村庄、燃气场站参观调研,实地感受蓝天保卫战和华北气代煤清洁取暖战略落实7年来,燃气下乡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真切变化,探秘“北京蓝”背后的故事。

中国燃气华北气代煤保供协议签订率达97% 政企携手保供新篇章

▲中国燃气在天津静海举办2024“华北气代煤”专题媒体座谈会

气代煤7年为“蓝天保卫战”做出突出贡献

众所周知,长久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痼疾,“雾霾”是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切肤之痛”。

2017年全国两会,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蓝天保卫战”的概念,其中北方冬季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就是核心举措之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气代煤功不可没。7年来,国家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主要治理分散的煤炭和效率比较低下的煤炭,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减少了40多万台,2500万户农村居民的用能结构得到改变,其中气代煤用户超过1600万户,超过5000万的老百姓告别了延续数千年的烟熏火燎的用能取暖方式,这7年减少了煤炭消费量约5亿吨,二氧化碳减排超10亿吨。

在上述这份卓越的减排成绩单背后,中国燃气等数百家气代煤燃气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中国燃气过去7年布局煤改气项目的“主战场”。据中国燃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华北地区通气点火气代煤用户超过450万户,全国近800万户,累计为北方地区农村居民提供了超过100亿m³的天然气用于冬季取暖。

中国燃气华北气代煤保供协议签订率达97% 政企携手保供新篇章

▲媒体采风团参观中国燃气天津静海高压输配门站

与此同时,从2018年至2024年12月,中国燃气通过开展天然气业务,已帮助国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3亿吨、二氧化硫减排超200万吨、氮氧化物减排约102万吨、一氧化碳减排约209万吨、固体颗粒物减排约3362万吨。其中,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为地球种植1.53亿棵树。

截至2024年,北京的PM2.5浓度已降到30微克左右,重污染雾霾天数由原来的58天下降至现在的2到3天,下降近30倍,“北京蓝”已然成为常态,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北京奇迹”向世界各国进行推荐。

除此之外,由于没有了随处堆放的煤炭柴草和乱倒的炉灰,让当地的低层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继而大大减少了北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2023年11月,国际知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2023年)》。《报告》显示,由于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2015至2020年间避免了约28.24万人的过早死亡。其中,华北地区由于“气代煤”等煤炭替代行动,避免了家庭方面约2.89万人的过早死亡,在各部分中贡献最大。

用户心声:天蓝地净心暖身康 气代煤惠民又环保

在本次采风活动举办地天津市静海区和保定市涞水县,气代煤工程的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天津静海,静海中燃公司累计建成燃气管网1996公里,覆盖8个镇街,为9.5万余户农村居民及150蒸吨集中供热用户提供了清洁能源。保定市涞水县作为中国燃气在华北实施农村气代煤的首个县区,涞水中燃公司在当地投资近4亿元,建设各类管道1657公里,通气点火用户近4.3万户,解决了当地众多居民的用气与取暖难题,同时带动了燃气灶具销售、壁挂炉安装等相关产业的兴起。

中国燃气华北气代煤保供协议签订率达97% 政企携手保供新篇章

▲媒体采风团到气代煤用户家中走访调研

在静海区静海镇新泰里社区,媒体记者们走进当地村民曹阿姨的家中,面对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温暖如春的客厅和卧房,曹阿姨自豪地说:“气代煤工程给我家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管道天然气取暖和做饭都特别方便,壁挂炉和入户施工都不用村民出钱,政府补贴后用气取暖比烧煤取暖还便宜1000多块,空气质量也好了很多,感觉身体都变好了!”据了解,曹阿姨家以前每年冬天都要购买搬运约2.5吨散煤在家中供取暖使用,不仅需要半夜起来添煤,早上还要起来铲煤灰,家中灰尘大不说,更是有一股挥之不去的煤炉味。

河北省涞水县东水峪村的刘大姐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用天然气干净多了,以前烧煤还要掏灰,村里空气也好多了。在蓝天的见证下,河北省空气质量、环境水平迎来了肉眼可见的改观,国家的气代煤工程让我们北方农村的老百姓提前十多年用上了城里人才能用的管道天然气,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非常感谢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既惠民又环保。”

“前些年一到冬天,保定好多人都去海南过冬,现在大家不去了,因为家里空气质量好了,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得到了保障”,河北省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宇感慨道。

政企联动:协调气源理顺气价 保供协议助企减压平稳运营

确保气代煤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重要的民生责任,在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燃气为代表的燃气企业全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冬季保供”的各项政策要求。

2024年夏季,河北省政府就与中国燃气联合成立了“保供专班”,强化在非采暖季“冬病夏治”原则,积极研讨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采暖季保供方案,对可能遇见的合同气量及资金短缺等困难问题,逐项督办整改,确保采暖季保供工作平稳推进。

在天津,静海区等地方政府全力加强监督管理与帮扶指导,保障燃气企业安全平稳运营保供。推动配气价格成本监审工作,并通过签订《保供协议》解决企业气价倒挂等困难问题,明确政企双方在保供工作中的责任义务,政企协同做好民生保障。

河北省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宇介绍,保定市委市政府针对气代煤区域广(涉及20个县市区),居民用户多(气代煤184万户、城镇131万户)的实际,以保供体系建设为重心,坚持“冬病夏治”原则,补齐输、储、调、用短板,多措并举抓好保供工作落实。面对天然气资源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保定市政府一方面积极对接中石油等重点气源企业,努力为气代煤企业争取更多成本较低的管制气资源,提升民生用气保障比例,降低企业保供负担。同时连续三年出台城燃企业农村气代煤居民用气价格补贴政策,对城燃企业购销倒挂进行补贴,并与燃气企业签订的《气代煤保供协议》,通过协议的形式明确政企双方的保供责任,进一步增强企业保供能力和保供信心。同时,还通过建立和落实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适时合理调整居民用气价格,尽量减轻燃气企业的经营压力。

中国燃气华北区域经营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保定经管集团总经理贾雁群介绍,自2017年至今,保定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民生保供意识,积极助力企业减压,在气代煤建设和用气保供方面都走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前列,非常令人钦佩。中国燃气将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为保定市70多万中燃用户保安全、稳供气,践行对市委市政府的“四个零”承诺。

中国燃气华北区域经营管理中心执行总经理赵宏岗介绍,截至11月22日,中国燃气旗下华北地区相关气代煤燃气企业已经与河北省79个县区政府签订了81份保供协议,与山西省相关地方政府签订了11份,与天津市相关区县政府签订了3份,共计95份长效保供协议,域内保供协议签订率超过97%。

企业担当:保安全、稳供气 践行“四个零”承诺

在气源保障方面,中国燃气在属地政府的支持下,根据采暖季预测用气量数据,已与上游气源签订超过23.5亿m³的天然气资源,实现了采暖季静态合同气量全覆盖,同时在周边地区准备煤层气、LNG、自有运输队、储气设施借还气等多种调峰气源和机制,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据介绍,在用气安全保障方面,中国燃气相关属地项目公司一方面大力宣传提升用户燃气安全意识,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今冬明春不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让百姓温暖过冬。另一方面定期进行隐患排查、防范第三方破坏,确保实现“零安全责任事故、零断供、零限购、零舆情”。通过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加强应急演练培训等举措提升整体用气安全水平,让用户真切感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中国燃气华北气代煤保供协议签订率达97% 政企携手保供新篇章

▲中国燃气在保定涞水举行冬季保供专项应急演练

“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燃气报警器,我们会定期检查用户设备安全状况。”工作人员同时提醒东水峪村的刘大爷燃气报警器不要断电,要时刻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媒体记者们还在现场感受了涞水县燃气抢险分队的应急演练,紧张严肃、迅捷有序的演练工作展现中国燃气保障一方居民安全的信心,也是居民安心用气、躬身入局蓝天保卫战的坚定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燃气还积极寻求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升级,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赋能业务高效运转‌。

中国燃气华北气代煤保供协议签订率达97% 政企携手保供新篇章

▲媒体采风团到中国燃气天津静海调度维抢中心参观

从天津市静海区、河北省涞水县等地气代煤案例可以窥见,华北地区的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显著改善环境状况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生活习惯。

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表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相信华北气代煤建设和保供的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更多地区实现燃气供应的稳定、清洁和高效,为保障民生、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燃气也秉承‘气聚人和、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继续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携手各方共同开创燃气事业的新篇章。”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11/11/2024 18:36
下一篇 28/11/2024 12:46

相关推荐

  • 中国棉花协会发表严正声明 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美政府以人权之名打压中国棉花纺织产业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中国棉花协会25日发表严正声明,强烈谴责美政府和坚决反对以人权之名打压中国棉花纺织产业的行为。 美东时间12月23日,美方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以下简称“法案”)签署成法。“法案”将新疆生产的全部产品均推定为所谓“强迫劳动”产品,并禁止进口与新疆相关的产品。 中国棉花协会发表严正声…

    26/12/2021
  • 助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智慧燃气建设,中国燃气获芜湖市政府多项表彰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发布《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皖发〔2021〕1号),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列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 多年来,芜湖中燃(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积极响…

    03/09/2021
  • 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在京举办

    2023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包括国家部委与北京市领导、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驻华使节、跨国公司领袖、学界精英等官产学研代表围绕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企业低碳…

    见闻 05/09/2023
  • 华院计算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近日,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正式公示,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院计算”)荣誉入榜,凭借其在认知智能技术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创新能力,荣获2024年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选工…

    09/09/2024
  • 中国燃气东北区域:时刻绷紧安全弦,严防严管抓落实

    自6月以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东北区域经营管理中心组织各项目公司,持续对场站设施、燃气管网、户内设备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整治工作,当前隐患整改率超80%,暂未整改处也都制订了相应计划并做好了防护措施。期间,区域内项目公司共组织完成143次燃气应急演练(其中与政府部门联动开展67次),进一步加大安全宣…

    09/12/2021
  •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LNG长期购销协议

    11月21日,据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2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该协议是双方就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开展一体化合作的重要部分,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中卡两国在能源领域有天然互补性,…

    23/11/2022
  • 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成型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已基本成型。总体来看,方案突出源头削减、严格过程控制、强化末端治理,直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对钢铁工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钢铁行业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

    03/12/2021
  • 中国首次发布出口管制的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9日发布《中国的出口管制》白皮书。 这是中国首次发布出口管制的白皮书,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完善出口管制治理的立场、制度和实践,阐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主张和行动。 白皮书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受到冲击,世界和平面…

    30/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