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Aaditya Mattoo在CCG发表演讲并研讨

世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Aaditya Mattoo在CCG发表演讲并研讨

2024年1月17日,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狄忒亚·玛图(Aaditya Mattoo)莅临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并与CCG副主任刘宏共同讨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影响和解决方案,探讨各国该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形势。

在嘉宾演讲环节,玛图先生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影响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家间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国内财富分配的不均;各国认识到过度依赖全球市场的潜在风险,不同国家在贸易份额上的竞争又推动了政策导向的演变。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催生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各国纷纷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其影响包括贸易转移、贸易政治化、间接贸易、抑制创新性,使全球贸易环境更具不确定性。

玛图先生提出,通过出口国的监管承诺来换取市场准入,可能是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的新路径。他强调,中国一直在持续开放市场,致力于国际合作,并积极承担起作为国际大国的责任。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贸易发展,还能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世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Aaditya Mattoo在CCG发表演讲并研讨

随后,CCG副主任刘宏与玛图先生就全球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世界贸易机制体系、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合作等议题展开对话。

CCG副主任刘宏指出,保护主义有不同的阶段,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保护主义就成为各国维护利益的手段,运用多边机制解决问题就会遇到阻力。同时,不同种类的世界贸易协调机制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国也从这些多边或双边的机制体制中加强了与世界的合作。

阿狄忒亚·玛图表示,尽管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是增速放缓是对抗通货膨胀所必需付出的成本。而当下通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规模的衰退不会继续发生,全球的就业、市场等经济要素都在复苏。经济下行带来了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经济也进一步面临碎片化的风险,为了维护贸易秩序,促进世界贸易繁荣,需要超越贸易领域、跨越国界的广泛合作,尤其是在WTO、气候框架下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贸易方面,中国取得了很显著的科技成就,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惠及全球,也可以从世界获取资源惠及自身发展。贸易协定既能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也能促进目标不同的国家走到一起。

在问答环节中,来自凤凰卫视、国际在线等媒体的记者就新的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以及数据全球化与新保护主义,与两位嘉宾进行了互动。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吴菲菲吴菲菲编辑
上一篇 16/01/2024 10:04
下一篇 19/01/2024 23:41

相关推荐

  •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一、…

    06/12/2021
  • 国家发改委:预计11月底电厂存煤将达历史最高水平

    记者2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预计今年11月底电厂存煤或将全面超过去年同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将得到有力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自10月份以来,电煤供应水平大幅提升,供煤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持续大于耗煤,电厂存煤快速回升。11月份中下旬以来,电煤消耗有所增加,但日均供煤达到…

    27/11/2021
  • 俄罗斯总理:俄今年粮食产量创纪录 已收获1.5亿吨

    11月2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政府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全国粮食收割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粮食产量创下新记录,截至当天,已收割粮食总量达到1.5亿吨。米舒斯京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俄土豆、大棚蔬菜、水果以及大豆和油菜籽的产量显著增加。这些成果为俄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米舒斯京介绍,俄罗斯今年已拨出约3800亿卢…

    03/11/2022
  • 香山文化论坛2022成功举办: 纪念唐廷枢诞辰190周年,探讨香山先贤爱国历史贡献

    5月19日,香山文化论坛2022——纪念唐廷枢诞辰190周年暨“香山商帮与洋务运动”学术年会在澳门科技大学线上线下同时举行。2022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唐山之父”唐廷枢诞辰19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澳门之子”郑观应诞辰180周年,本次活动旨在纪念和深入研究唐廷枢、郑观应等香山人物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践行“爱国爱乡,实业兴邦”精神,共同推动粤港澳“人文湾区”的建设。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部长徐婷,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代表、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泽云,澳门科技大学副校监、校长李行伟,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以及来自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社团的嘉宾与学者,澳门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老师和同学等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在哔哩哔哩、微信公众号等视频平台吸引了近万人次观看直播。

    20/05/2022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5日下午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

    26/10/2022
  • 共建、共治、共享 ——第三次分配与城乡互助合作保险生态圈新范式[全文]

    “社会”和“契约”本义都包含了平等自愿、民主管理、共同利益、权利义务、互相依赖、互助合作等内容。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度等“契约”,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公共品特点;市场层面的契约以合同为代表,具有市场化、营利性、私有品特点;社会组织的契约,具有人合性、非营利、准公共品特点。

    金融活,经济活。互助合作组织作为公益金融的重要组织形式,将登上股份制商业金融一支独大的历史舞台,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力量之一,服务国家治理。包括持牌互助保险组织、持牌互助储蓄银行、持牌互助(共有)公募基金,及公益信托等。“普惠金融”非仅过往的银行业小微贷和国开行政策贷等。

    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社会第三方力量的创新,“共建、共治、共享”城乡互助共有组织和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利于突破现有政府和市场利益格局,通过社会组织创新的“人合”,实现社会成员的“连结与团结”,化解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性,拉平城乡、阶层、地域、部门发展差距,长期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打造产融互补融合创新绿色产业生态圈。

    互助保险组织会员与公益慈善资源对接,将民间范式的中华互助传统与公益慈善相结合,通过公益金融融合创新,践行十九大报告里的“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基于城乡社会广泛成员的“智慧互助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绿色产融结合生态圈,是老龄化社会长寿时代内循环主体的发展核心。建立并行不悖的“互助合作共赢共享+慈善公益济贫扶贫”长效机制,通过互助产融生态圈融合创新,形成经济社会中枢驱动力量,进而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属性,发挥互助组织覆盖社会成员普惠属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属性,是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肯綮关键——《共建、共治、共享——第三次分配与城乡互助合作保险生态圈新范式》/作者:闫安

    26/10/2021
  • 俄联邦委员会:俄方不会按限定价格出售石油

    12月3日,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消息,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伊万·阿布拉莫夫表示,俄方不会按照每桶60美元的价格出售石油,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将导致全球燃油价格雪崩式上涨。 阿布拉莫夫说,俄方不会按照每桶60美元的价格出售石油,也不会向对俄限价的国家出售石油,而是将把石油出售给那些愿意根…

    04/12/2022
  • 外汇局:我国外债增加主要来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

    在7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近一段时间,我国外债增加主要来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 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5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 “2020年以来,外资购买境内债券大概占了全口径外债增幅的一半。”王春英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

    24/07/2021
  •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1年6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利率自律机制15家核心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选举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为新一届利率自律机制主任委员,审议通过了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方案和《关于加强公开信息发布管理的自律倡议》,讨论了境内美元贷款基准利率转换推荐协议文本。人民银行党委委员、…

    03/06/2021
  • 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

    ◇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首先要牢牢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一切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扎扎实实走好走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这一工作标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工作部署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告诉世界,实事求是就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党性。

    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72年的建设史一再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得民心,靠的就是实事求是。只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我们党就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一旦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那些见风使舵、处世圆滑的人,那些掩盖矛盾粉饰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绣腿、不干实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都有私心杂念在作祟。

    当下,检验干部是否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关键要看其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是否真抓实干,开拓进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整体性价值;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普惠性价值;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协调性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持续性价值;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包容性价值。这些价值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是前无古人的。在这一价值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没有任何现成样板可供模仿,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是蹄疾步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可靠保证。

    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首先要牢牢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一切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扎扎实实走好走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国情,也是最基本的国情。我们作规划、订指标,都要立足于这一实际,不断解决人民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制定超越发展阶段的规划,不喊无法兑现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压茬推进。

    其次,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这一工作标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工作部署。

    把实事求是的工作标准置于一切工作的最高处,在具体工作方法中居于中心,是金标准;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置于一切工作的总纲领,拒绝浮夸,杜绝空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让求真务实之风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让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成为我们推进一切工作的底线,成为我们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命线。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性就是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最高表达。

    第三,坚守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中严格落实实事求是。

    制度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制度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制度体系规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航向。(文/李其芳)

    02/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