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双11”四场直播,收获满满

“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双11”四场直播,收获满满
图为“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微直播现场之一。左:主持人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宦小晶,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乔友林

“1999年,有位患者在我们开展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活动中查出病灶,及时治疗并康复。接受回访时,她哭着说,她的姐姐之前得了宫颈癌,没有及时治疗而早早去世。农村的女性因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健康境遇也有了很大不同。我想,到了患者女儿所在的当今时代,则可以做到不得病。”

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乔友林最珍视的一个故事。在中国家庭报社主办、家庭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公益支持的“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微直播中,他把这个故事分享给百万网友,引起强烈反响。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女性是职场的精英、家庭的支柱、社会的温暖力量。健康是女性幸福生活的基石,是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不竭动力。”谈及创作本年度“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的初衷时,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宦小晶这样介绍。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下,该系列活动四期专题微直播全网首播总观看量640万人次,微博话题浏览量1390万,全网媒体传播总量破亿,发出年度女性健康科普强音。

见“微”知著,75载谱就“她健康”盛世华章

众所周知,乳腺癌、宫颈癌“两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都将“两癌”防治作为重要的内容,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策略措施,积极予以推动。“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活动即围绕“两癌”防治,倡导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医疗机构实施、企业助力、家庭参与的女性健康防线。

活动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学协会的大力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司长沈海屏、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毛群安、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奉朝晖、中国计生协家庭服务部部长王丽娟莅临演播室,以近年来我国女性健康的巨大成就,诠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的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2009年到2023年,全国累计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数亿人次,及时检出了“两癌”患者和癌前病变患者,推动了早诊早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司长沈海屏说:“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和一些省会城市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09年以来,全国妇联加强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合作,持续开展妇女‘两癌’健康宣教和检查工作。全国妇联还积极争取财政部支持,投入中央彩票公益金27.5亿元,救助贫困和低收入‘两癌’返贫妇女近27.5万人。”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奉朝晖表示。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育龄群众和家庭的全国性群团组织,中国计生协近年来见证并激发了越来越强大的女性力量。“女性朋友们钻研‘健康家·味道’,晒出‘孕妈萌宝小鸟餐’,精心布置‘美丽庭院’,成为日常助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进家庭的独特风景线,真正实现了女性参与、女性获益,也诠释了‘生活无小事,健康正当时’。”中国计生协家庭服务部部长王丽娟说。

这些温暖的语句,听来是充满关爱的体己话,想来则是值得每一位国人自豪的健康成就: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上升至2023年的78.6岁,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500/10万降至2023年的15.1/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超过13亿人,90%家庭能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女性权益进步、女性力量彰显的缩影,“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在祖国75岁华诞之际举办,不仅是一次充满感怀的回首,更代表一次充满希冀的见证。

防微杜渐,权威专家科普“她健康”根本路径

健康中国,科普为先;健康科普,医者先行。“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瞄准女性健康的热点、痛点,邀请权威专家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在微直播节目中,每期有三位专家以现场或视频连线的形式参与互动,在#她健康 共未来#微博话题下,各位专家充当顾问,开展科普并给予回复。

“看到嘉宾阵容,不由得满满的安心!”这是一位网友留在弹幕的评论。活动邀请的专家,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这样的“学术大咖”,到全国科普公众先进工作者这样的“科普达人”;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驻中国国家队运动营养师这样“吃的专家”,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睡眠中心主任这样“睡的专家”;从妇产科的“新生使者”,到专攻女性肿瘤的“病魔斗士”……群贤云集,组成权威的“女性健康智囊团”,架起医者与大众沟通的桥梁。

“她健康,共未来”女性健康专题系列活动:“双11”四场直播,收获满满
图为微直播现场主持人及嘉宾合影。左起: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宦小晶,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毛群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副主任、产科主任医师邹丽颖

他们有的提醒女性朋友从青春期起就要注意月经、白带两大妇科疾病“晴雨表”,有的向女性朋友科普“两癌”定期筛查的重要意义,有的从营养、运动、心理健康等维度畅谈女性常见疾病的预防……《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女性健康智囊团”以不同的学科背景通力合作,结合既往临床经验,展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相关科普,引导观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倡导个人明晰健康责任、强化健康意识,特别是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意识,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呼吁建立社会对女性健康的支持性环境。而这些振聋发聩的科普强音,也正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必然要求。

“女性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毛群安在首期微直播致辞中,特别强调了广大医者之于“她健康”的责任,“中国医院协会按照上级要求,在医疗卫生系统号召‘健康中国,医者先行’,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积极投身到健康科普活动中来,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

具体而“微”,创新科普形式促成“共未来”美好愿景

与以往的宣传倡导行动相比,健康中国行动的突出特点就是其推动“四个转变”的行动力:在定位上“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在主体上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在行动上从宣传倡导向全民参与、个人行动转变。其中,健康传播工作对宣传导向、营造氛围、联合社会力量、发动全民参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次活动以健康中国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引,以“微直播+微博话题互动”结合的形式,集主题创新、传播高效、媒体融合的优势于一身,一方面与当代受众接受信息的偏好深度契合,另一方面发扬了不同媒介的传播优势,从而实现科普效益最大化。

在这之中,主办方、承办方和公益支持企业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相关要求,聚焦了女性这一重点人群,以重大疾病“两癌”为引,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科学诊疗提出明确建议,确保导向性;以政府部门和权威专家的政策、知识讲解,确保科普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每期微直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同时,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局限于四场科普对话,还搭建起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一方面积极争取政产学研企各界力量的助力,创建对话合作机制,让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健康责任企业等力量为女性健康助力;另一方面节目通过抖音、快手、新浪微博、优酷、乡约中国等不同媒体平台播出,进一步触及不同人群,在发动个体参与、社会关注方面成果斐然。例如,在微直播中,广大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下相关健康问题,新浪微博话题下,不少营养师参与进来,自发开展科普。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吴菲菲吴菲菲编辑
上一篇 22/10/2024 16:39
下一篇 25/10/2024 17:53

相关推荐

  • 中国燃气试点“社会监督员” 六地联动激活行业监管新动能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近年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燃气安全重特大事故,损失十分惨重、教训极其深刻,不仅给全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人民群众对燃气企业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期待不断提升。 在此背景下,为构建更加多元、有效的监督体系,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展现市政公用事业“开门经…

    26/02/2025
  • 领航甲烷减排之路!中国燃气二度登顶OGMP会员黄金标准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国际能源环保领域传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成功通过Oiland Gas Methane Partnership(简称OGMP)的严格评估,荣膺OGMP会员黄金标准,与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全球六十多家知名油气企业同列甲烷排放管理水平世界领先阵营,这是中国燃气继2023年首…

    24/12/2024
  • 科学治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目前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

    19/06/2021
  • 2023金融街论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与创业平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8日上午,以“更好的中国,更好的世界——加强金融开放合作,促进经济共享共赢”为主题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11月9日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的“2023金融街论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与创业”平行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王书瑞,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12/11/2023
  • 战略2024[Vol.279-280]

    《环球财经》2024年合刊——战略2024新刊导读

    07/03/2024
  • 让金融科技更好服务农村复工复产

    加强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加大支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强化乡村经济稳定发展支撑保障,确保金融服务触达农户,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受疫情和经济下滑双重影响的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日,“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东大街金融科技首席信息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都锦江区金融局、四川天府银行、成都中广电泛应用产业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学院、全知科技和环球财经联合举办。来自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国家金融科技研发机构、邮储四川银行、人保四川公司、四川农信社、四川天府银行、成都农商行、乐山商业银行、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华为昇腾、全知科技、维智科技和中联信通等的首席信息官以及四川省和成都区金融监管部门专家参加会议。

    29/05/2022
  • 国家疾控局解读优化防控措施

    二十条优化措施11月11日发布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根据大家特别关注的几条介绍为什么要调整。 一是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

    12/11/2022
  • “新能源+数字”驱动智慧城 双碳战略为中国燃气(00384)创造未来增长极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双碳」热点持续升温,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中提出将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这其中包括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利用结构,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04/11/2021
  • 中国科协: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清单)

    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等科技共同体,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评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四年共评选、发布了130个问题难题。

    2021年征集发布活动共征集到89个国内科技组织、73个国外组织和境外专家推荐的472个问题难题,2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

    今年首次向近年来积极参与征集发布活动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会授予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优秀学会牌匾。

    中国科协将推动构建重大问题难题研判品牌体系,践行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使命,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不断研判科技发展趋势,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团结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1/07/2021
  • 解读|国务院六大政策支持保障性租赁房:让住房困难群体安居

    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意见》旨在从土地、资金、金融、税收支持以及优化行政审批等6大方面全方位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其重点是减轻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企业负担,提高企事业单位、租赁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房源供给,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

    04/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