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虽然是个老少边穷地区的小县城,却有着喜爱足球运动的光荣传统。我不足九岁就进县里的业余少年体校足球队踢球,打过县级、地区(市)级和省级(自治区)儿童、少年和青年足球赛。到1982年上镇江船舶学院、踢完“新生杯”后被招进校队时,我可也是是有近十年球龄的“老足球运动员”了。
招我进校队的是詹国祥老师。踏入大学校门前的那一年暑假,正是1982年世界杯上,以“密集防守”著称的意大利队大放异彩、独步天下、勇夺冠军的高光时刻。固若金汤的“混凝土式防守”,加之以“金童”罗西(Paolo Rossi)为代表的集技术、灵感和运气于一身的锋线,老谋深算的“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Enzo Bearzot)打造的防守反击战术,令世界足坛为之震撼,也令其他世界劲旅发怵,一时之间无人能解,阿根廷队、巴西队、西德队,先后拜倒于意大利队脚下。
詹国祥,江苏科技大学(原镇江船舶学院)体育学院足球教研部教授
没想到,我进校队后第一次上詹老师的战术训练课,就是听他讲解及实操、分组练习如何破解“密集防守”。完全没有想到的是,面对在当时世界杯赛场上都看不到如何有效破解的密集防守,詹老师不但已经想出了破解之道,而且包括理论体系和运用心法都胸有成竹。在这一次校队训练课上,他就指导大家操练了起来:攻防双方如何站位,有球无球队员如何跑位,左中右三路攻时如何策应,前场中场后场守时如何掩护,攻防转换之际的变阵,锋线和前卫如何互为犄角,何谓最佳传球路线,如何在场上创造最佳进攻球路,如何选择最佳突破点,如何决定由谁来执行突破,都有详细的讲解、评论和操演练习。战术思想之先进实用有效,无人可比!
詹国祥,江苏科技大学(原镇江船舶学院)体育学院足球教研部教授
我们也在詹老师的带领下,于当年的协作区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荣获镇江船舶学院第一个足球冠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此后很多年过去了,我在家看电视转播直播的意甲、英超、德甲、欧冠、欧洲杯、解放者杯、世界杯等等比赛,各队仍在大练“防守反击”的武功,也继续在苦苦寻求破解秘笈而不得,以至于国际足联不得不在1994年修改记分规则鼓励进攻,从此胜三分平一分负零分才一直沿用至今!即便如此,又很多年过去了,才逐渐看到终于有人羞羞答答地把詹老师当年早就教过给我们的破解“密集防守”的战法踢了出来。
我常常想,如果不是詹老师早早就研究出了破解密集防守的战术,我们在1982年估计拿不了第一座协作区足球比赛的冠军;如果不是詹老师早早就教会我如何在场上阅读判断比赛,“用脑踢球”,我此后观看电视转播足球比赛就不懂专看门道,如痴如醉其乐无穷……
我还常常想:如果中国队1982年就把詹老师请去给他们讲讲课,也许后来的2002年就没米卢大叔什么事了……
当然,这也只能是我自己个人的想想而已。中国足球当然按它自身的轨迹“滚”着。当时,也正是受到詹老师足球理念的鼓励和振奋,一位足球场上的师兄曾非常认真地向国家体育总局写信,自荐当中国男足国家队教练。师兄告诉我,他在信中是这么写的:如果我能当上国家队教练,20年后我们一定是一支强队。否则,20年后中国足球一定“完蛋”……
师兄当然没能如愿,周末在同学酒会之中,受师兄的启发,写下这几段文字,讲一讲詹老师带给我们的“足球梦”。中国男足走到如今这般境地,我始终认为,这和他们这么多年以来,没有发掘和重用我们的詹老师,以及很多像詹老师这样有思想、有智谋、懂足球、肯奉献的足球人,多少有些关系!
喝了三杯德州威士忌之后,这想法不确定中不中?酒不醉人人自醉,再来一杯!
(白云飞,发自得克萨斯州)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