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煤改气”空中加油,政策红利破解行业困局

华北“煤改气”作为国家“蓝天保卫战”的关键环节,其实施进度和运营状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过去几年“煤改气”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三个痛点:一是省内管输费和区域内转供代输费居高不下,增加城燃公司采购气成本以及终端用户用气成本;二是采暖季天然气价格上涨未能及时、合理地传导给终端用户,导致“保供”的社会责任挤占了城燃企业合理利润,影响了城燃公司参与“煤改气”工程的积极性;三是上游“先征后返”的做法占用了下游城燃公司大量资金,提高了城燃公司的财务成本,挤占其利润空间。随着近期各项政策出台,上述三个痛点将即刻根除。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天然气价格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省内短途管输和区域内转供代输环节收费,完善价格联动及配气价格机制,并规定了居民“煤改气”采暖用气和居民日常用气价格标准。困扰“煤改气”燃气企业多年的行业魔咒有望逐一化解。

智通财经APP从各地城燃公司了解,往年入冬前,下游城燃公司需要根据与上游签订的气量在门站价格基础上加价约40%向上游预付购气款,待供暖期结束后根据上游核定的气量进行结算,而多付价差的返还往往一拖再拖甚至未能得到合理结算。这种“先征后返”的不公平之处在于,下游城燃公司对“煤改气”居民采暖气量的核定缺乏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高价预付气价也占用了城燃企业的大量资金,增加了城燃企业实施“煤改气”供应的成本,而且上游拖欠城燃企业的返还款数额越滚越大,迟迟得不到解决。

此次河北省新政对城燃公司来说,犹如一颗“定心丸”,该政策明确要求上游气源企业严格落实政府指导价的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农村“煤改气”采暖用气,门站价格按居民用气价格执行,进一步消除上游企业“先征后返”的做法。同时,财政部也在近日明确了将继续对河北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运用给予资金补助,建立起取暖运营补贴长效机制,加大“煤改气”方面的投资力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河北地区居民用气价格的规范和补贴政策的持续存在,未来“煤改气”将迎来空中加油,用气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冬季天然气门站价格上涨未能及时足额顺价,以及省内管输费和区域内转供代输费收费过高,导致下游“煤改气”运营企业的售气毛差远低于区域内城市燃气项目水平,影响城燃企业参与“煤改气”这一利国利民工程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国家清洁能源在北方农村地区的普及和使用,在河北省发改委发布的《通知》中,提出建立价格联动及配气价格形成机制,将与配气业务相关的投入、成本等因素,纳入配气价格统筹考虑,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而在转供代输环节中,切实减少供气环节,并核定转供代输费最高不超过0.06元/方,取消没有实质性管网投入或不需要提供输气服务的加价。比如,石家庄在其准备出台的《管道天然气转供代输价格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对该市范围内的转供代输费用核定在0.03元/方-0.08元/方中间,与之前动辄0.1元/方甚至0.2元/方的代输费相比,城燃公司的供气成本将出现大幅下降。随着气价联动和中间环节费用的进一步下降, 理顺“煤改气”供气价格终成为现实,市场对“煤改气”运营企业盈利能力的担忧也将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该《通知》中还强调了居民“煤改气”采暖用气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气,一律执行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上游气源和下游供气企业均不得以居民气量不足等名义擅自限供、停供、减供或提高价格,要确保居民用气充足供应、价格稳定。在“保供保价”政策的推进下,气源将得到更有力保障,进而推动农村“煤改气”供气量的稳定增长。

过去四年多,“煤改气”工程在华北地区快速推进。从五大城燃公司发展战略和农村接驳用户规模看,中国燃气(00384)无疑是响应国家政策、推进农村“煤改气”战略最积极的城燃公司。据各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中燃“煤改气”高达792万户,远超其他四家同行之总和。从整体发展战略中可以看到,相较于新奥、华润等热衷于城市燃气项目的城燃企业,中燃在拥有最多城市项目的基础上,扩展到新的市场,早在2017年就开始开拓农村“煤改气”用户市场,在房地产行业呈现萎缩态势,城市接驳增长出现拐点的背景下,这些不断增加的、大量的农村用户市场将为中国燃气这样的企业带来稳定、高速的用户接驳和销气量增长。

在中燃的“煤改气”用户中,有约40%集中在河北省,因此,在河北省“煤改气”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燃气的“煤改气”业务将如虎添翼。

具体而言,由于供应环节较多且收费水平偏高,中燃目前在河北省的管输费在0.1元/方-0.2元/方,若执行河北省核定的省内管输、转供代输政策并假设所有中间环节费用下降0.05元/方,按照中燃今年冬季华北地区的超过30亿方“煤改气”供气量的预期估算,该公司可节约近1.5亿元的中间环节成本。同时,随着价格联动机制的建立并进入常态化,未来冬季气价上涨对中燃毛差的影响将逐步消退,有利于其“煤改气”项目销气毛差的明显提升。目前,中国燃气城市项目的毛差为0.61元/方,乡镇“煤改气”项目的毛差为0.47元/方,随着政策的落实和中燃乡镇气代煤项目渐入佳境,未来毛差有望达到0.55元/方的水平,并逐步提升,其“煤改气”项目毛差未来将与城市燃气项目的毛差缩小差距。

在前几年,资本市场一直对中燃的“煤改气”项目回款及现金流问题存在质疑。面对市场的不理解,中燃一直坚持对“煤改气”市场的开发和建设,也坚信在双碳政策下,“煤改气”必将得到各地政府的持续重视和支持,监管和定价政策也将持续推出和落实。

事实证明,以河北省为首的各地政府已经开始发布相关政策以推动“煤改气”市场的规范运作,对于中燃来说,上下游价格机制的建立和“先征后返”这一不公平收费模式的取消,将有助于大幅改善其现金流。实际上,2020/21财年,中燃的自由现金流已经转正,伴随着各地项目回款速度的加快和资金的流动性增强,未来现金流状况将会得到很大改善。此外,河北省政府对清洁取暖运营给予资金补助,也将有助于中燃在北方地区持续的投资和建设,进而成为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据智通财经APP查阅多地政府相关政策获悉,河北省发布此政策之后,其它地区也将在“煤改气”方面建立起合理和规范的机制和政策,明确“煤改气”工程所带来的环境效益,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煤改气”政策开始进入完善阶段。对于城燃企业特别是中燃来说,这些政策将有效地推进和提升行业景气度,助力乡镇“煤改气”这一市场广阔、需求刚性、盈利性好的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20/09/2021 08:44
下一篇 07/10/2021 22:25

相关推荐

  • 政企携手保冬供 河北老百姓这个冬天不再冷了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在召开的2023~2024年采暖季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会议中强调,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华北地区采暖季即将来临,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农村气代煤用户冬季用气保障始终牵动着河北省各级政府及各大燃气企业的心。 10月7日,河北省省长王正…

    01/11/2023
  • 德国机械设备10月订单量同比下降12%

    12月1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发布数据称,德国今年10月机械设备的订单量同比下降12%。VDMA数据显示,10月德国机械设备的国内订单量同比下降13%,国外订单量同比下降11%,其中欧元区国家订单量同比减少16%,非欧元区国家订单量同比下降9%。 VDMA首席经济学家拉尔夫·维切斯(Ralph Wie…

    02/12/2022
  • 2024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揭晓 中国燃气荣膺两项大奖

    7月1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4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在上海举行,大会同步揭晓了2024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评选结果,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燃气”或“集团”,00384.HK)荣膺“港股价值奖”和“港股ESG价值奖”两项大奖。 据了解,本次评选由中国基金报发起,并特邀知名投资机构、行业专家…

    11/07/2024
  • 广东:确保代理购电价格合理形成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记者刘宏宇)广东省发改委3日批复《广东省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实施方案(试行)》,同意广东省电网企业暂按此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代理购电工作,并优先将低价电源用于保障居民、农业用电。该方案自今年12月1日起实施。 实施方案指出,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电价由代理购电价格(含平均上网电价、辅助服务费用等)、输配电…

    05/12/2021
  • 流动性爆表!美联储最重要的利率更接近零 逼近历史低位

    拜登的2万亿美元“大基建”经济刺激还未落地,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开闸放水”就已经让注入市场的流动性爆表。 流动性爆表的体现之一是,被称为美联储最重要利率的“有效联邦基金利率” (EFFR)越来越趋近于零。美东时间5月28日上周五,EFFR下降1个基点至0.05%,距今年4月所创的历史低位只相差1个基点。 金融博客Ze…

    02/06/2021
  • 共建、共治、共享 ——第三次分配与城乡互助合作保险生态圈新范式[全文]

    “社会”和“契约”本义都包含了平等自愿、民主管理、共同利益、权利义务、互相依赖、互助合作等内容。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度等“契约”,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公共品特点;市场层面的契约以合同为代表,具有市场化、营利性、私有品特点;社会组织的契约,具有人合性、非营利、准公共品特点。

    金融活,经济活。互助合作组织作为公益金融的重要组织形式,将登上股份制商业金融一支独大的历史舞台,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力量之一,服务国家治理。包括持牌互助保险组织、持牌互助储蓄银行、持牌互助(共有)公募基金,及公益信托等。“普惠金融”非仅过往的银行业小微贷和国开行政策贷等。

    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社会第三方力量的创新,“共建、共治、共享”城乡互助共有组织和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利于突破现有政府和市场利益格局,通过社会组织创新的“人合”,实现社会成员的“连结与团结”,化解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性,拉平城乡、阶层、地域、部门发展差距,长期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打造产融互补融合创新绿色产业生态圈。

    互助保险组织会员与公益慈善资源对接,将民间范式的中华互助传统与公益慈善相结合,通过公益金融融合创新,践行十九大报告里的“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基于城乡社会广泛成员的“智慧互助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绿色产融结合生态圈,是老龄化社会长寿时代内循环主体的发展核心。建立并行不悖的“互助合作共赢共享+慈善公益济贫扶贫”长效机制,通过互助产融生态圈融合创新,形成经济社会中枢驱动力量,进而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属性,发挥互助组织覆盖社会成员普惠属性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属性,是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肯綮关键——《共建、共治、共享——第三次分配与城乡互助合作保险生态圈新范式》/作者:闫安

    26/10/2021
  • 中国燃气ESG评级上调至BBB

    近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明晟,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发布最新评级报告,将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00384.HK)的ESG(环境、社会及管治)评级由BB上调至BBB,表明近年来中国燃气在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管控、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得到国际权威指数机构的认可。 据了解,MSCI指数…

    16/05/2024
  • 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有助重建中东稳定秩序

    沙特和伊朗虽然达成了初步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但考虑到两国断交和复合的历史,两国在一些核心利益上仍存在分歧和冲突点,一些区域议题有着复杂的内生因素,以及其他外部势力如包括区域大国和域外大国的因素,两国未来关系仍有波折风险,捍卫协议成果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对此中国作为中东政治的新近重要参与方,应做好道阻且长的准备。

    02/04/2023
  • 德国第三季度化学工业产量环比下降4.2%

    11月14日,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发布行业三季度报告时表示,德国化学工业今年第三季度的工业产量环比下降4.2%,产能利用率为79.3%,远低于正常的产能利用率。 报告显示,德国化学工业第三季度的总营业额环比下降1.6%,为631亿欧元。报告指出,德国化学工业在第三季度再次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该行业产量已大幅削减,…

    14/11/2022
  • 科技创新加速川渝中小银行金融数字化转型

    中等规模以上的银行,大部分已把数字化转型纳为核心战略。资产规模在2000亿以下的偏小型的银行,大部分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数字化战略不清晰、数字化与业务结合不紧密,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解决好业务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最大问题,如何平衡好现实业务压力与技术投入关系,解决好长期和短期利益的结合置关重要。一是要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一把手工程,以应对新发展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围绕长期目标做好顶层设计,统一各部门思想认识,二要让数字化转型为银行自身业务发展战略服务,通过挨心系统重构,提升业务质量标准,支撑业务扩展,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业务效率,降低展业成本,推动业务模式创新;三是强化实施落地,大力运用企业建模等方法论和科技工具箱,改造业务流程,强化风控管理,降低业务成本。

    04/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