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观点大PK:达利欧和萨默斯“威胁论”VS鲍威尔“暂时论”

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提“通胀暂时论”,但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与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纷纷发出预警,称美联储虽然暗示会提前介入防范风险,但美国可能将迎来一段时期经济过热和通胀,这将给经济复苏带来威胁。

当地时间周一(21日),达里奥和萨默斯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纷纷就通胀问题表达了担忧。与此同时,在周一美股盘后公布的演讲稿中,鲍威尔再次重申:通胀虽然出现了明显上升,但随着供应失衡的问题得到解决,预计后续将回落至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附近。

通胀威胁论

达里奥周一认为,在真实利率为负之前,美联储不太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达利奥更担心的是金融资产中的通胀问题。达里奥认为由于债券的大量发行,“货币通胀”将难以避免。

“美联储应该收紧政策,而且我也认为他们应该收紧一点。但我认为,你会看到一个极其敏感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因为资产的久期已经相当长了。”达里奥表示。

达里奥称,尽管利率极低,且实际通胀率(经通胀调整后)为负,但由于美国赤字预计将上升,美国将“不得不向持有债券头寸的投资者出售大量债券”。与此同时,中国和其它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

达里奥称,“这造成了可能引发货币通胀的供求(失衡)状况,因为没有足够的需求购买这些债券。”他认为,美联储因此将无法缩减债券购买,相反可能不得不加大实际购买力度,以防止利率上升。

有独无偶,萨默斯当天在会上也表示,美联储不应该在通胀问题上再表现得这样平静。他明确指出实际通胀水平与市场预期存在的偏差:在2月时,市场共识是今年的通胀将略高于2%,而在今年前五个月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这意味着,人们不光应该修正自己的预测,还应该思考他们犯下了什么样的思维错误,以至于预测出现如此大的偏差。

达利奥在5月11日出席媒体线上活动时曾经警告称,拜登政府的经济计划增加了通胀和美元贬值的风险,让太多的资金流入经济体内,产生制造泡沫的风险。他当时表示,失业救济补贴只需自然推行到期即可,这些都是小问题,而大问题是海量经济刺激的资金会推升通胀率。

美国蒙茅斯大学上周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有70%美国民众担心拜登支出计划可能导致通胀。

萨默斯一直对美国通胀形势忧心忡忡。今年稍早他在对外关系委员会论坛上表示,“所有迹象都表明通胀开始爆发”。他当时指出,最近的住房、二手车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的短缺,是他做出上述评判的主要原因。

萨默斯5月还警告称,美国应立即对宽松的经济措施采取限制,否则将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胀暂时论

美国公布的5月通胀数据出现“爆表”。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5月整体CPI同比涨5%,高于市场预期的4.7%,增速创2008年8月以来最高,而扣除食品等因素的核心CPI同比增长3.8%,创1992年以来新高。

但尽管如此,从当前公开表态来看,达利欧与萨默斯是认为通胀会高企依然是少数派。

在准备周二向美国众议院冠状病毒危机特别小组委员会作证的发言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重申:“近几个月,通胀已明显上升。这部分体现为,在计算时考虑到疫情初期的通胀数据非常低;油价此前上涨传导至消费类能源价格;支出因经济持续复工而反弹;以及恶化的供应瓶颈因素,后者限制了一些经济领域近期迅速生产的速度。随着这些暂时的供应影响减少,通胀料将朝着我们(联储)的长期目标方向回落。”  鲍威尔的说法很大程度上重复了他在6月16日议息会议后记者会上的开场白。

美联储官员上周令投资者感到意外,因为点阵图显示他们提前了对加息的预期时间和步伐,同时还开始讨论何时缩减资产购买规模。

此前的5月27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出席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时也表示,当前的高通胀是因为去年指标数据很低有基数效应,而且原材料短缺。她认为,当前的高通胀是暂时的,可能持续到今年末,然后出现缓和。

基金经理的观点也大体一致。美国银行6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224位受访基金经理中,72%认为美国通胀是“暂时的”,只有23%的人认为是“永久的”。

本周经济数据的公布,或将市场和政策决定者对“通胀”的讨论进一步推向风口浪尖。

周五,备受瞩目的美国5月PCE和核心PCE物价指数将出炉,这是美联储最偏爱的通胀指标。目前市场预期5月PCE物价指数年率将上升4%,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则将上升3.5%。(财联社  周玲)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gfmagazine的头像gfmagazine管理员
上一篇 22/06/2021 22:45
下一篇 23/06/2021 00:37

相关推荐

  • 德国9月工业产出环比上升0.6%

    11月7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今年9月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上升0.6%。数据显示,当月德国能源业产出环比上升1.7%,建筑业产出环比下降0.3%;去除能源业和建筑业后,当月工业产出环比上升0.7%。此外,德国联邦统计局将8月工业产出环比降幅从初值0.8%调整为1.2%。 德国联邦经济…

    08/11/2022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单边强制措施正将全球卫生危机变成道德危机

    新华社联合国6月4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3日同俄罗斯等10国常驻团联合举办“单边强制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影响”线上研讨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单边强制措施正将全球卫生危机变成道德危机。 张军表示,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远未结束。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一些国家仍然死守单边强制措施不放手,干扰抗疫合作大局,危害受…

    05/06/2021
  • 重读李斯特——全球化时代的生产力发展与国家竞争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若有意“遏制美国发展”,应采取什么手段?

    08/08/2023
  • 外汇局:我国外债增加主要来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

    在7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近一段时间,我国外债增加主要来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 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5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 “2020年以来,外资购买境内债券大概占了全口径外债增幅的一半。”王春英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

    24/07/2021
  • 国家组织合同签订,民生用气愈受重视,量价齐保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组织签订2023 年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的通知》,要求2023年2月底前各地有关部门组织上下游完成本年度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签订、民生用气合同单独签订,并给上游企业立下保供“军令状”。 相较往年发布的政策,今年的通知要求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一是定性方面,部分用语不再模棱两可,从性质上进一步明确…

    03/02/2023
  • 消费养老论坛启动暨消费养老政策及模式研讨会于北京成功举办

    11月26日上午,消费养老论坛启动暨消费养老政策及模式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会议在启动消费养老论坛同时,凝聚来自政策、学术和产业等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消费养老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奋斗建设,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也迎来了中国消费领域的指数级增长。面对有着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的老龄化问题,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论坛启动和消费养老政策及模式探索的目标宗旨。专家指出,消费养老是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来源的新渠道;专家建议将个人消费养老金定义为消费型储备养老金;为确保消费养老行业行稳致远,要加强对全行业、全流程、全主体的监管责任;在保障消费者养老金安全的同时,探索完善消费养老金管理、生成的相关事业的有关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环球财经》杂志是论坛独家媒体合作单位。

    04/12/2021
  • 日本医学专家建议东京奥运“零观众” 东京奥组委仍希望有观众入场

    东京奥运会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幕了。日本政府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18日向东京奥组委提出明确建议,希望东京奥运会“最好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举行”。 但东京奥组委主席桥本圣子更倾向于“让一部分本土观众入场”。日本首相菅义伟此前一天也曾表示,“希望本土观众能够在遵守一系列防疫规定的条件下到现场观赛。” 日本政府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组…

    19/06/2021
  • 致敬匠人——向中国燃气优秀共产党员李文铂学习

    41岁的李文铂,身形消瘦、两鬓花白,有着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沧桑。由于长时间弯腰工作,使他的身材看上去并不怎么挺拔。一身蓝衣、一双胶鞋,更是他生活、工作中最常见的服饰搭配,这样的人,走在人群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种。可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有着令常人难以企及的韧劲、干劲和拼劲。 图:工作中的李文铂 李文铂是呼和浩特中燃城市…

    06/07/2021
  •  “疫”往无前 扬州中燃全力以赴保供气保民生

    近日,江苏省扬州地区出现的疫情反弹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据江苏省卫健委发布的消息显示,8月13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7月20日至今,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78例(南京市235例,淮安市12例,扬州市528例,宿迁市3例)。 此次疫情反弹使得扬州市民的生活不同以往,如何保障人民群众…

    14/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