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海栗/摩科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林鹰
近些年来,绿色低碳转型已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高程度的共识,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中就强调“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笔者供职的摩科瑞能源集团在欧洲和中国碳市场中都是长期的重要参与者,在欧美的电力市场交易中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对中国市场的观察,就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与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关系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及实施难度
2022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简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或双碳目标。碳达峰是指一个经济体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此后就逐年下降;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被各种负碳技术进行抵消,从而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已经宣布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其中欧盟和美国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从时间目标上看比中国的2060年提前了10年,似乎都比中国的目标难度更大,但是,美国已于2007年实现碳达峰,欧盟更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整体碳达峰,所以美国为碳达峰和碳中和之间的过渡期预留了43年的时间,欧盟更是预留了60年,而中国只给自己预留了30年时间,因此,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面临的压力与难度远超欧美发达国家。
此外,实现双碳目标的经济成本非常巨大,根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测算,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所需投资高达15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为了应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中国已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体系,其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全国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性工具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其设计初衷是利用市场化手段,通过碳价的发现机制,实现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成本最优化和全社会低成本降碳。基本实现路径是:在碳市场上,通过配额分配机制,要求控排企业上缴和排放量相等的碳配额,不足部分通过碳市场购买,增加控排企业经营成本;当碳配额价格上涨到碳市场控排企业的节能降碳边际成本(即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时,碳市场将会促使企业实施节能降碳的技术改造措施,尤其是节能降碳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积极性会更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火电厂A的边际碳减排成本为300元/吨,水泥厂B的边际碳减排成本为100元/吨,当碳配额价格为200元/吨时,从经济最优的角度考虑,火电厂A的理性决策会是向水泥厂B购买碳配额来补足自身的履约缺口,而水泥厂B则会通过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来降低碳排放从而获得碳配额盈余。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不影响社会整体减碳目标的前提下,碳市场既帮助火电厂A节约了履约成本,同时又为水泥厂B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提供了市场化激励,是碳市场实现全社会低成本降碳功能的微观体现,这对于前面所说实现双碳目标的巨大资本投入,也是一个缓解的途径。
全国碳市场现状
中国碳市场已历经多年发展。自2013年开始中国就开展了区域试点碳市场,2021年7月进一步启动了全国碳市场。目前全国碳市场暂时仅纳入了火力发电行业,未来还将继续纳入包括建材、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其他七大重点排放行业,实现不同行业的碳成本调剂。目前中国碳市场上,仅火力发电行业的碳排放规模就超过45亿吨/年,管控规模一举超过全国碳市场启动前全球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约20亿吨/年)。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4.42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249.19亿元,价格从开市的48元/吨曾上涨到过最高84元/吨,2023年末收在79.42元/吨。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测算,现阶段中国全社会边际碳减排成本约260元/吨,远高于目前中国的碳配额价格水平。
碳成本传导有助于碳价接近边际减碳投资成本
碳市场通过碳价发现机制来引导碳减排项目投资。在碳市场的设计理念中,被纳入碳市场管控的高碳排放企业通常是上游能源企业和基础加工业,当这些企业因为购买碳配额或者投资节能降碳技改项目而导致经营成本增加时,往往会通过调整产品价格的方式向下游企业转嫁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当碳配额价格达到边际减排成本时,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碳排放成本,将会选择投资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或能源转型,从而实现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支撑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实。
但碳市场的这些市场化调节机制的前提是价格传导通道畅通,确保生产企业可以承受节能降碳的成本。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