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泉,大同市云冈区七峰山下、口泉河畔、口泉峪东口的一座千年古镇。相传口泉因有甘甜清澈的泉水而得名。宋代称口泉为石腊口。口泉峪两山夹一沟,河水依山蜿蜒,由西向东注入十里河。这里山不俊奇而雄浑,水不湍急而绵长。清人朱建丰诗云“泉飞风扑絮,华暖树稻霞”。民间传言“河里没水山上有,木头不着石头着”。口泉峪巍巍七峰环绕,在过去的若干年间,沿河商家住户逶迤而布,尤其集中在东口古镇一带;夏秋凉爽,泉水淙淙,冬春干燥,万木枯槁。常年周边地区住户集中,寺庙云集,商旅不羁。
七峰藏玉龙。玉龙洞在口泉峪格外醒目,掩映在七峰山中,形成独特的景观。据《大同县志》载:口泉峪七峰山的“七峰,曰笔峰、太白峰、剑峰、鳌峰、白云峰、摩天峰、玉女峰”。七峰罗列,摩天较高,层峦叠嶂,气势壮观。在丈人峰下有一座寺院,名为禅房寺,初创于唐天宝年间,后曾多次修葺扩建。现留下一塔,为辽代所建,属国宝级文物。“塔山”称谓来源于此。
图为七峰山丈人峰辽代禅房寺塔
在那个自然环境如画卷的年代,泉水流出后,叮咚作响,奔流不息,注入烟岭诸村。凤山源头之水,与凤山挺拔之姿相互衬托,具有诗情画意般色彩,为古大同一景。周围的土地虽然贫瘠,但曲流而下的泉水,流出山口,到达平原,人畜共用、灌溉农田,受益口泉、韩岭一带村庄,养育千万人民。泉水注入十里河后浩浩汤汤,最终汇入桑干河,成为海河的支流。近代以来,从清末民初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口泉地区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逐步成为“煤海明星”,辉煌百年,“口泉大块”品牌煤闻名海内外。建国以后,共和国长子大同矿务局和位于口泉峪、云冈峪地方煤矿作为塞北高原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因常年源源不断输出光明和温暖而耀眼夺目。如今,山川秀丽,辉煌依在,口泉之水却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因生态恶化、煤层开采水位下降而渐渐枯竭。
图为云冈区恒安新区全貌
口泉,地处军事要塞,大同城的西南重镇。自古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征战之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高祖白登之战,王昭君和亲过武州塞,北魏建都平城而后迁都洛阳,大同成为西京,宋辽金沙滩古战场等历史事件和遗存,均在附近。
口泉,既是地名,也是历史传承的符号,她承载着北魏京华,两汉重镇,宋辽时期杨家将转战口泉峪的神勇,穆桂英饮马河边在山坡留下足迹传奇,还有民间说不清的清朝康熙爷微服私访口泉沟的传说。中原文化与要塞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人文荟萃,地杰人灵,构成口泉人特有的开放、厚重、包容、豁达、奉献的性格特性。
口泉的厚重源于她悠久的历史。若无战事,这一带必为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土地虽然贫瘠,但依山傍水,四季分明。物产虽不太过丰富,但自从煤炭应用于生活、生产,口泉因煤而聚、因煤而兴,名气遍布周边。口泉的包容豁达体现在南来北往的人因煤文化而聚集定居,形成特有的民风习俗。在无情的天灾人祸前,先民们最初只能祈求神灵保平安。兴建佛寺、道观、庙宇,求福、求安、求财,集儒释道、基督天主各为一体,独立存在,互不侵扰,构成一道风景线。现云冈区是大同市县区中道观寺庙教堂最多的地方,以云冈石窟大景区为代表,焦山寺,佛字湾,华严寺,观音禅寺,千佛寺等不胜枚举。据统计,云冈区现有宗教场所73处,口泉周边各村几乎村村有寺庙、道观,有的村还不止一座。
英雄的口泉人民在历朝历代与异族或反动政权的斗争中,在近代以来独立与生存的抗争中,尤其在与日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反抗中,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中,孕育了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同建国前的工运、学运均首次发端于云冈地区。1949年大同和平解放前,西大同县委、最早的大同市委、市政府均组建于云冈地区。1937年,八路军120师宋时轮支队挺进敌后在口泉区西南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宋支队地方工作团在口泉峪高屯村发展第一批中共党员,成立境内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八年抗战,无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有500多名革命志士献身疆场。仅1946年大同战役期间,有3000余名民兵参战支前。1949年解放大同的战斗中,共向围城解放军部队运送小米30万公斤,杂粮45万公斤,为大同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
图为同煤集团五一广场
口泉的奉献体现于千百年来开采煤炭资源输出光明和温暖。仅在建国70多年的时间,贡献率长期居于全国城市煤炭产量的首位,累计贡献了约26亿吨煤炭资源。建国以来从大同口泉地区(大同矿务局,后来的同煤集团,现在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走出王茂林、胡富国、王君等多位省级领导,马六孩、张万福、李满仓等270余名全国劳模、英雄模范。如今的口泉地区,依然以煤电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光和热。
口泉是云冈地区的根,是云冈的人文之魂。据史书记载,凤山(坤云山)之峪有一股天然泉水,名“养泉”,“养泉”即口泉。关于“养泉”,清道光年间《大同县志》记载:“坤云之山,有泉泄出,旁建古刹,植柳沿堤,泉声浩大,居民尤赖,因有养泉之名”,另有“养泉发源于坤云山,涓涓初流,其下白脉交注,汇而益旺。峪以内专资运磨,峪以外平田千倾,绣壤交错,其泽普焉”。清朝大同知县傅修称口泉为“养泉”,取“蒙以养正”之意,“鉴斯泉之甘也,当思有以养其和;鉴斯泉之清也,当思有以养其廉;鉴斯泉之浩乎莫御也,则慨然有忠君爱国之念,而有以养其义勇”。傅修作为乾隆年间的大同知县,在大同任职期间洁己爱民、素有廉名。著有《养泉赋》一文。
回望口泉,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回顾口泉历史,深悟清官廉吏“养泉”精义,倍感建设清廉云冈责任重大。2020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期间,5月11日傍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他走进洞窟仔细查看雕塑、壁画,详细询问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并同在场的游客亲切交流、挥手致意。云冈区干部群众莫不欢欣鼓舞。
图为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大同市云冈石窟考察时,向游客们挥手致意。
现今的云冈区,作为现代工业集聚区、城乡融合示范区、都市农业引领区、世界遗产保护发展区、生态治理涵养区、社会治理典范区,在大同的经济、社会等全方面占有突出的地位。建设清廉山西、清廉大同成为省市委确定的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件大事。云冈区委发挥主体责任,区纪委监委同向发力。如何面对云冈区的实际,同向发力,构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高效机制,实现奋斗两个五年,步入第一方阵,建设清廉云冈的目标,为云冈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纪法保障,是摆在云冈区纪委监委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冈人开放、厚重、包容、豁达、奉献的性格当中,注入感恩和廉洁的品质,弘扬云冈精神,建设清廉云冈,应是其中应有之意。
明天的口泉,明天的云冈,必将更加美好、更加清廉。
本文作者:大同市云冈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建明
·对于来源于《环球财经》杂志的内容,《环球财经》杂志社保留对相关内容的全部权利。
·对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